第1025章 秦省教育的春天
當得知公參民學校將要轉成公辦或者民辦的時候,猶如一聲驚雷,秦省家長心里很慌。大家紛紛關心,是轉公辦還是民辦?何時轉?
因此有了城市留言板上家長們一個又一個關切的提問,這些都代表了大眾的心聲。
媒體走訪了一些學校,聽到一些說法,表示秦省的公參民學校只能轉為公辦。但是何時轉變,還在進一步的等待中,需看上級的指示細則。
公參民學校轉公辦究竟有多大的影響?
影響必定是非常大的!它的影響也將是存在于各個層面。
轉公之后最大的影響是生源的質量,因為一旦轉公之后只能招收對口范圍之內的學生,再也不能在全市范圍內招生了,優質的生源想進來不一定能夠進得來。另一方面,轉公之后很可能招生人數會有減少。
但是這些公參民轉公的學校,學校的優秀管理經驗和優質的師資依然會是十分強大,能帶出來的學生依然優秀。
對于公辦學校的影響絕對是利好。公參民轉公辦的初衷就是需要扶持公辦教育,盡量杜絕擇校,因此區內的公參民學校沒有之后,更多的家長和孩子沒有了選擇,只能好好去讀對口的公辦,這也會大大提高公辦學校的生源質量。好的公辦會更好,原來成績沒有那么突出的公辦,也會有一定的改善。
當然,伴隨著優質生源的進入,成績的提高,也會形成良性循環,公辦學校的管理等方面也會得到長足的發展。
一旦公參民學校轉為公辦之后只能招收對口范圍之內的學生,再也不能在全市范圍內來招生了。那些有擇校意愿的家長和孩子只能去讀公辦或者冒險去純民辦學校。特別是對于那些對口學校不那么盡人意,有強烈擇校意愿的家長和孩子來說,將要面臨更大的競爭與挑戰。而對于那些對口較好的學生來說,還能安安心心的進對口,影響也不會太大。
總之,10月28日這天,被秦省人民稱為至關重要的一天,是百年之變局,教育的春天即將到來?還是會更加的焦慮?
為了平復人們心中的焦慮,很快,省長王鴻濤專門接受了省報采訪,回應了群眾關注的焦點,
省長義正言辭表示:省委、省政府將全力維護嚴格公平發展規則,維護教育正常秩序。針對取消“公參民”后學校中所存在的各種不規范招生行為,引發招生秩序混亂、破壞教育生態等問題,應進一步規范各類學校辦學行為,尤其要明確招生規則,為不同性質學校公平發展提供保障,要把民辦學校優質的師資力量填充到廣大基層學校,在辦學實際中加強平等規則的執行力度,保障教育秩序的穩定與教育生態的健康。要禁止跨區域招生,禁止以借讀、掛靠等名義變相違規招生等,一經查處,校長就地免職,相關責任人一擼到底,嚴肅處理!
在“公參民”學校轉為公辦學校過程中,還應當注意堅守公平正義原則,不僅要確保學生的受教育權和教職工的教育權,還要注意保護參與辦學的社會力量的合法權益,構建合法退出機制,給予合理的利益補償,維護政府威信和社會公正。加強政府教育投入保障力度,確保“民轉公”過程中教育投入不減少、教育質量不降低、教育品質不變差,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目標不落空。為此,省政府將拿出百億資金保障全省教育教學環境的不斷提升,資金重點向基礎薄弱學校傾斜。
無論如何,秦省將成為全國第一個徹底取消“公參民”的省份,成為第一個開始取締私立學校的省份,拿出了維護教育公平的魄力和勇氣。
任何政策都有兩面性,普通群眾是歡呼雀躍、拍手稱快,因為孩子們能站在相對公平的起跑線。
但是,對那些有錢、有關系的特權人士,就是一種折磨,因為擇校變得極為困難,有了省長強硬的措施,一般人真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命運給誰走后門、開綠燈,省長說的很清楚,一經查處就地免職!那是開玩笑?誰能有那么大的臉,讓校長冒如此大的險?除了自己親兒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