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構想
王鴻濤點了點頭說:“近年來,節約型政府建設已經一步一步走進國人的視野。中央提出‘八項規定’,降低‘三公’浪費,嚴控接待標準等行政開支,政府開支已經明顯削減。
下一步,我們要聚焦經費開支、辦公用房、公務用車、公共機構節能等重點領域,推進節約型機關創建行動,堅決落實過‘緊日子’要求,推動出臺制度標準。省直部門公用經費單項定額標準下調10%。清理一次性項目和到期項目,非基本民生類省直專項經費壓減10%,按照常年性結余的50%、一次性結余的10%、結轉資金的5%和實撥賬戶資金的10%核減部門支出控制數。
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自然是重中之重,但可以壓縮的財政支出還是在會議、‘三公’等方面。其中會議費最具有壓縮的空間。一個100人左右全省性的會議,在哪里開,費用大不一樣。在酒店開,本地的要有住宿費,會務組要房間,會議室要花錢。如果在單位最大的會議室開,只要花外地會議人員的住宿費即可。但是,有的人大、政協的會議,一律要求住宿,哪怕你的家就在百米之外。因此,節約型機關應該包括節約型黨委、節約型紀委、節約型人大、節約型政協、節約型高校等等。”
雖是閑聊,但幾人迅速拿出筆記本認真的記錄王鴻濤的講話。
等人到齊后,王鴻濤笑道:“一項辦公房超標,讓我想到了這些,不過確實該抓抓。今天叫你們來,是要談一項工作。反腐的事情你們都清楚,必然會有相當一部分領導被免職,甚至是追究刑事責任。空缺出大量的領導崗位,我們得想個辦法解決。中央今年的會議,已經提出了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正在謀劃出臺政策。我想借此機會,率先在滇省實行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應該是人事壓力最小的良機!這是我這兩天的成果,大家先看看。”
人社廳長楊國強趕忙起身,替大家分發材料。然后每個人都聚精會神的研讀拿到手的《滇省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方案》。
都是老江湖,不一會大家就看出書記擬定的《改革方案》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確實能讓全省事業單位最大限度達到“瘦身”效果。
等大家看的差不多時,王鴻濤說道:“我在縣里調研的時候,去過一個農業局,下設15個二級事業單位,有些單位八九個人,全年只干一項工作,工作輕松到無以復加,這是極其不正常的現象。政府每年花費大量的資金,不是用來養閑人,是要讓他們為人民服務!而且,在基層存在大量忙的能忙死、閑的能閑死的情況,有些老資格干部就像‘大爺’一樣被供奉著,說不得、用不得,但又有很多單位叫嚷著無人可用。不改革,老百姓要罵娘,而且已經開始罵娘,影響相當惡劣,嚴重敗壞了黨和政府的形象。”
李剛說道:“書記說的沒錯,有些單位名字生僻到我聽都沒聽過,一年只干一項工作,只用一個月就能干完。有些單位職能完全重合,還各行其是,各花各的經費,造成極大的資金、資源浪費。還有些單位工作已經結束了,機構還在保留,政府花錢養著閑人,但有些單位人手又不夠用。各種亂象層不出窮,老百姓怨聲載道,我覺得改革勢在必行!”
邱亞民說:“是呀,包括我們省直機關,存在大量人浮于事現象,有些年輕干部剛上班就開始躺平,更別說那些老干部,極度缺乏責任心。只干手頭屁大點工作,對領導布置的其它工作百般推脫,一句‘我不會’推的十萬八千里,這樣下去很危險!”
王鴻濤說道:“方案大家都看了,主要針對一些事業單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機制不活;公益服務供給總量不足,供給方式單一,資源配置不合理,質量和效率不高,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
要清理規范現有事業單位。對未按規定設立或原承擔特定任務已完成的,予以撤銷。對布局結構不合理、設置過于分散、工作任務嚴重不足或職責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
涉及機構編制調整的,不得突破政府機構限額和編制總額,要重新明確事業單位職責、劃定類別,工作任務不足的予以撤銷或并入其他事業單位。對完全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可調整為相關行政機關的內設機構,確需單獨設置行政機構的,要按照精簡效能原則設置,事業編制只減不增。
推進轉企改制。轉制單位要按規定注銷事業單位法人,核銷事業編制,進行國有資產產權登記和工商登記,并依法與在職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建立或接續社會保險關系。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后,要按照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的原則,逐步與原行政主管部門脫鉤,由履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的機構負責。
完善過渡政策。為平穩推進轉制工作,可給予過渡期,一般為5年。轉制過程中實施‘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原有的級別不降、待遇不變。允許出現合并后的單位有十幾個領導,有幾十人、上百人的超編現象。但是編制核定必須要科學、合理,以后單位‘只出不進’,用二三十年時間把現有的人員自然消化,等單位空編后才可招考進人。事業單位實行限額控制,事業編制實行總量管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