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0 章 和領導的深入交流
關于下一步的問題,王鴻濤想過無數次,開誠布公說道:“我還年輕,想繼續干一些實際工作,我覺得自己最大的短板就是對三農工作有所欠缺。農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飯碗須得捧在自己手里。農業要強起來,就必須從追求產量和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轉變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農業科技創新、注重可持續的集約發展上來。為此,我想去一個農業大省,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科技創新,培育我國農業綜合企業并建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農產品交易平臺。”
“農業?黑吉遼?豫省?魯省?鴻濤,再過幾天,五中會議要選舉你擔任政治局候補委員,明年轉正,去那幾個省不是特別合適。不過,你能心系農業我很欣慰,從你從政經歷看,確實對三農工作情有獨鐘,重視程度甚至超過了經濟發展,這是何故?”
“我出生在農村,是從土地里走出來的,小時候沒少干農活,我深知農民的疾苦,更知道農業的重要性。說句淺薄的話,我覺得一個國家立足于世界之林,必須要吃得起飯、干得起仗,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干仗,比拼的是軍事、科技。但是,如果我們連飯都吃不飽,拿什么去干仗?4大糧商控制了全世界85%以上的糧食交易,我們的糧食自給率不到70%。如果某一天,我們需要跟漂亮國掰掰手腕,我想的是最起碼不能餓著肚皮跟他們干,在糧食方面我們一定要自給率達到90%以上。所以,我迫切的想去一個農業大省,哪個都行,讓我對農業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好為您解決國際問題保駕護航!”
笑道:“你這觀點很新穎,話糙理不糙,吃不飽飯,我們哪來的底氣和人家叫板?鴻濤,粟大將三讓元帥,你不會是在效仿吧?你想的有點多!”
“我太年輕了,威望、資歷、能力都不足以服眾。這次回京,我真正感受到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生怕走錯了路,說錯了話,甚至工作都不知道怎么干了。再下去磨煉幾年,估計我就有信心了。如果到時候覺得我可堪重任,我一定義不容辭、迎難而上,在您的領導下為人民奉獻中省,貢獻全部的力量!”
“從緬北的事情看,你很有血性,外媒已經把你歸到‘強硬派’‘鷹派’里了。其實,我很想讓你去閩,那里需要有個鐵腕人物跟他們交涉。算了,我再考慮一下,但是無論安排你去哪里,你都要服從組織決定,全力以赴去開展工作。”
“請您放心,我就是黨的一塊磚,您指哪我就打哪!還有件事情,看您能不能支持一下。李總答應2萬億的清欠專項資金,我感覺有些捉襟見肘。”
笑道:“錢的事你跟他談,或者下次政治局會議列為議題,你去說服大家。2萬億不少了,國家這么大,到處需要錢。還有,滇省的醫保是怎么回事?人家告到我這里了。”>
“我實在想不通,社保基金我們自己能管好。別的地方我不知道,但是秦省和滇省,每年都有結余,這可是人民的保障。為啥就要商業化?美其名曰為了解決‘墊資、跑腿、周期長’的這些煩心問題,但是多一個環節就要多一份成本。有問題,我們可以自己解決,我有信心把這個問題解決好,秦省和滇省醫保我們搞得很好,不用老百姓墊資,也不用老百姓跑腿,出院就結算,我們不用別人瞎操心!
醫保,是通過在參保人之間分攤疾病費用風險,體現出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新型社會關系。這錢,我不想讓任何人賺取一分錢的利潤!”
“鴻濤,以后你就會明白,無論你的官做得有多大,很多事也沒那么好解決。所以,為了子孫后代,你要善用你的權力,要讓它們在你的手中為更多的老百姓造福!這件事情你自行斟酌吧,沒實力的時候不要說話,因為說了沒用;有實力的時候不需要說話,該怎么做就怎么做,無需解釋。現在,你不宜樹敵過多,爭取獲得更多的人支持。你是個可造之才,懂的取舍是一種智慧,才能進退自如,天秤的人生自然會陽光燦爛,未來便會一片坦途!”
“我聽您的指示!”
“你要有自己的主意,頂得住便頂,頂不住的時候告訴我,我給你臺階。”
“商業化必然會導致費用高漲、導致公平性下降、導致經濟和社會風險。商業保險機構他們不是做公益的,本質就是為了賺錢!他只想收取更多保費,付更少的錢,這是做生意的基本邏輯。所以拿老百姓的錢送給他們,在我這行不通!”
兩人邊走邊聊,送領導回辦公室時,不知不覺竟然聊了兩個小時,這讓很多工作人員都覺得稀奇。難得有如此談性,要知道就算是局委員,能給半個小時就頂天了!
有興趣的書友加qq群:769530206或703632433,只加其中一個!
書友們,作者也需要鼓勵!看完文章后,勞煩您的小手點下催更,有耐心的為愛發三次電,不用花一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