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勸返”余波
所以,從今天開始,緬北的各大園區、電詐公司在招人和管理上也就更加不擇手段了,打罵、虐待、拘禁的升級就是從這次勸返開始,他們開始徹底的“黑化”!
這次“勸返”行動全國轟動,宣傳力度非常大。所以,從今天開始,可以說再去那邊搞詐騙的,都是鐵了心要去賺大錢,搞灰產。
詐騙頭目利用一些人想發財、想擺脫當前困境的心理,哄騙了他們自愿前往,相當于助推了一把。
而電詐人員想著出去賺數不完的人民幣,可惜的是一跨出國境,自己就成了行走的人民幣!
盡管國人的防范意識不斷提高,但架不住與時俱進的詐騙手段,無孔不入的套路轟炸,深諳人性弱點,防不勝防。
當前,緬北當地人的月收入平均在1000元左右,大量詐騙分子盤踞扎根后,物價接連飛漲,遠高過國內一線城市,本土居民苦不堪言。
和國內堅決打擊的強勢態度不同,緬北將網絡詐騙視為一種新型產業,支持其成為當地經濟發展支柱,有意默許縱容一切犯罪行為。
為了鞏固權力,增強財政,自然資源匱乏,又缺乏外部條件的緬北地方力量,正與急于求生的國內詐騙團伙一拍即合。
詐騙團伙向緬北地方繳納高額租金和管理費用,有一定規模的詐騙公司每年上交費用達數百萬,緬北則負責通風報信,并提供武裝保護。
有恃無恐之下,更多罪惡在滋生。有人專門提供技術服務、支付通道、網絡推廣;有人則鉆起緬北沒有獨立銀行,必須依靠人民幣交易的空子,干起“背包客”的生意;有人專門提供四件套,銀行卡、身份證、手機卡、盾,供詐騙窩點洗錢。
光照不到的地方,黑暗仍大量存在,虎視眈眈,不死不休。時至今日,電信詐騙已然形成從信息買賣、實施詐騙、分贓銷贓的完整分工鏈,甚至還有大數據和ai技術的輔助,各司其職,環環相扣,劇本越來越專業,對象越來越精準。
所以,王鴻濤深知,想讓電詐在緬北斷根,目標應該是那些地方武裝力量,要么打、要么拉,無論是打是拉,都要給他們施加最大的壓力,讓他們感覺到恐懼。
“尖刀”計劃的兩千多名隊員,這次當然沒有回來,他們的“忠誠”讓各個電詐公司欣慰不已,再加上人手短缺,他們基本上都被委以重任,成為了骨干中堅力量,很多人加入了管理層,更有甚者成為了電詐公司的合伙人。
在打洛口岸,王鴻濤看著對面的小勐拉,知道那里也是電詐的重災區,便問道:“你們跟那邊的關系如何?”
州委書記王衛東匯報道:“書記,小勐拉和果敢類似,同樣擁有著自己的獨立武裝、擁有著高度的自治權,但他們非但不像果敢一樣動蕩不安,還發展得十分迅速,可以說是在混亂的緬甸國內‘獨善其身’。
小勐拉領導人是來自我國的知青林明賢,年僅25歲就被任命為小勐拉軍區的司令員。他積極與我國合作,發展經濟。當機立斷禁毒,我們勐海縣還無償援助了一筆資金,支持林明賢的‘替代種植’計劃。
小勐拉開始內部就比較團結,領導人大多是知青出身,沒有領導人爭權奪利的問題存在。因為林明賢已經將自己的兒子林道德推上了民主同盟軍總司令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