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婳和姜硯池商量著坑人的大事。利州的三座城池,上上下下也都忙碌著。州府、南縣、北縣都需要大量的官員、胥吏等填充。刺史這個最大的父母官,自然不會另外選拔、任命,而是有沈婳這個公主兼任。刺史府的主簿、丞、典史等佐官,則在蘇主簿、周郎等早就投靠了沈婳的謀士中選拔。選拔的方式,依然是考試。民生、水利、商業、農業等,都是考核的內容。沈婳列了提綱,姜硯池幫忙補充。姜硯池可不只是武將,他是被元安精心培養的國之棟梁,允文允武。關鍵是,姜硯池從小在京城、在皇宮長大。三省的尚書,六部的主官,還有國子監、弘文館的博士們,都與他極為熟悉。耳濡目染,常年熏陶,姜硯池也懂一些朝廷政令。姜硯池若不是有頭疾,不能經常用腦子,他可能還會去參加科舉。不為做官,就為體驗。頂級紈绔嘛,就是有底氣、有資本。所以,年僅二十歲的姜硯池,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毛頭小子。他精通朝政,他熟悉政治。幫沈婳弄考題,也是輕車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