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跟家人談未來規(guī)劃
“所以我是不可能呆在村子里的,在村子里再怎么折騰,不也就這一畝三分地嗎?也折騰不動啊。”
“現(xiàn)在不是已經(jīng)改革開放了么,咱們縣城地方偏遠,看著可能不是很明顯,但是外頭已經(jīng)遍地商機了。”
“趁著這個機會,我想做點生意。”
“就咱們這個村子,也做不起來生意啊不是?”許安諾沒有隱瞞,溫聲說著自己的打算。
“生意?你想做什么生意?”許志明問她。
說許志明腦子活,可不只是說說而已,改革開放這四個字拿去村里說,恐怕別人聽都沒聽過。
就算有聽過的,也不一定能明白什么意思,更別說理解政策了。
可許志明不一樣,他算得上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
為什么他窮了這么多年,欠了那么多錢,以前還不上,這兩年就能還上了?
還不是因為他聽說允許商品買賣了,自己偷偷搞了養(yǎng)殖,悄悄養(yǎng)了很多的雞鴨鵝這些東西拿去賣?
他要是不養(yǎng)家畜去賣,他能賺錢?
可別做夢了!
所以聽到許安諾說要做生意,他非但沒有反對,反倒很有興趣地問了起來。
改革開放是七八年提出來的,可是人們的思想被禁錮太久了,哪怕提出了改革開放,大家對這個政策也是不理解的。
做生意這三個字說著簡單,可做著卻不是什么簡單的事兒。
這個時候,不但是普通百姓的思想禁錮得太久,就是很多領(lǐng)導干部的思想也一樣被禁錮得厲害。
在這個年頭,做生意這事兒,說得好了,是個體戶,說得不好了,扣個投機倒把的罪名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