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7章基層治理
石云濤提到了一個底層邏輯,那就是要先把基層治理給搞好,基層治理相當于是操作系統,操作系統不好,想加載其他軟件就很難。
比如,政府加大了對農村的投入,最后落實還是基層,如果基層治理不好,投入的錢不能完全用于鄉村振興工作中去,中間被截留了,或者讓蛀蟲給貪了,這種鄉村振興工作的效果還能好嗎?
不但不能好,而且還會引起農村群眾的反感,還不如不投入呢,投入出一肚子的氣,那怎么成?
所以必須要搞好基層治理,而搞好基層治理的前提就是管好干部,特別是農村的干部。
其次便是鄉鎮的干部,這鄉鎮的干部與農村的干部一樣,如果素質低下,工作能力又不行,那就不要提什么鄉村振興了。
石云濤在這里提出一個鄉鎮干部新老結合的建議,因為石云濤出身鄉鎮干部,對于鄉鎮干部的情況非常熟悉。
這鄉鎮干部的素質參差不一,有的是大學生,有的可能連高中都沒有上,有的經驗豐富,工作能力強,有的則不過是混日子,啥本事也沒有。
而有的人則是鄉鎮里的能人,在老百姓眼里他們最能吃的開,有時候說話比鄉鎮領導還好使。
然而這些所謂的能人有時會壟斷了鄉鎮里的資源,從上面投下來的資源,最后像一個漏斗一樣漏到了他們手里。
這些所謂的能人,如果在舊社會,大概相當于鄉紳之類的人,朝廷的政策要落實,需要這些人支持,舊社會是可以這樣的,但現在怎么能允許這樣?這種情況要改變,就要加強組織建設,不給這類人機會,需要年輕干部堅決執行上級的政策,同時也需要老成持重的人給把把關,不要搞的不切實際。
總而言之,縣里頭要想搞好基層治理,必須要下大工夫進行調查研究,一個鄉鎮有一個鄉鎮的情況,不能搞一刀切,鄉鎮一級的干部安排好了,下一步才能搞好農村的干部隊伍建設。
張寶立等人聽著石云濤在那里講基層治理,真的是聽入了迷,因為他們沒想到,石市長對基層的情況這么熟悉,真的是太不一般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