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公平
石云濤此時還是比較懷疑這個事,覺得這名科級干部可能是被害了,而如果被害,方玉貴的嫌疑最大,可是方玉貴現在竟然自殺了。
可見方玉貴在擔任煤炭局長期間做了多少壞事,如今一死了之,實在是便宜了他。
謝忠德也在調查著這個事,可是這名科級干部真的就跟人間蒸發一般不見了蹤影。
有一次,石云濤與謝忠德見面便說起這個事情,謝忠德的臉色凝重,看了看石云濤說:“云濤書記,這個事情如果查不清,我們愧對高粱市八百萬人民。”
石云濤點點頭說:“我知道,公安局那邊不知查的怎么樣。”
謝忠德說:“查了,沒查出什么頭緒,最好讓省公安廳的人過來查一下。”
兩人雖然這樣說了一下這事,但是邀請省公安廳過來查案,那是市公安局的事。
石云濤事后,便給市公安局打了電話,讓他們想辦法讓省公安廳的人過來查一查,盡快給當事人一個交待,畢竟這名科級干部的家屬還在找這事呢。
市煤炭局局長的權力太大了,而高粱市又是煤炭大市,很多人靠著煤炭吃煤炭,但是如果讓煤炭收回國有,情況可能就會好很多。
不否認還是有人靠著煤炭吃煤炭,但是至少權力尋阻的機會就會少多了,那些私營煤老板為了賺錢,是不擇手段要收買官員,以賺取高額利潤。
面對圍獵,有時是很難經的住誘惑的,因而石云濤向廖春平建議,逐步把一些煤炭企業收歸國有,削弱煤炭局長的權力。
廖春平聽了石云濤的建議,覺得也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以減少方玉貴自殺對高粱市所造成的影響,可是這事一讓耿太安知道,耿太安便堅決反對。
“有人已經在議論我們現在搞的兼并重組一事了,再讓民營企業退出煤礦業,輿論還不罵死我們?方口縣上次不就是教訓嗎?現在市里頭也要搞,絕對不行。”耿太安當著廖春平和石云濤的面說起這些話。
石云濤聽了說:“輿論講的就一定對嗎?有幾個人在那里叫喚兩聲,這就叫輿論?”
耿太安馬上說:“不需要接受輿論監督嗎?怎么能是叫喚兩聲?”
石云濤道:“知道什么叫代言人嗎?是誰在制造輿論?誰有能力制造輿論?制造輿論的目的是什么?他們制造輿論的時候考慮過現實情況嗎?”
耿太安聞言冷笑一聲說:“難道你不需要接受輿論的監督?石云濤同志,你這樣講太狂妄了吧?”
石云濤道:“我沒有狂妄,我只是堅持實事求是,我的觀點沒有任何個人私利在里面,我們做出的每一項決策要以人民為中心,有利于人民的就去干,不利于人民的就不能去干,只利于少數人的,不能去干,有利于大多數人就要去干,如今因為煤炭造就了一大批富人,是有利于大多數人的嗎?不需要平衡一下,糾偏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