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0章治理
似乎人天生不喜歡講問題,就好比忠言逆耳一樣,難道人天生不喜歡問題是基因選擇的結果?
基因需要保留自己,如果天天講問題,會不會導致基因的母體不堪重負自殺啊?
然而如果不講問題,只講成績,只講好的一面,基因的母體不知道前面有陷阱,豈不是也有危險?
所以人大概會有一個平衡,問題不能不講,但也不能講的太多,講的太多,陰暗面太多,人的情緒就會有影響,可能就會產生厭世情緒,進而活不下去也不是不可能。
但如果一點問題不講,讓人失去警惕心,那么生存能力就會大為下降,所以也要講問題。
因而就會在社會上看到,有的人在粉飾太平,有的人則又悲觀過度,雙方都覺得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對,其實雙方不能一概抹殺。
粉飾太平肯定不是一個好詞,掩蓋問題,不能解決問題,而且還會導致問題越來越大,最后不可收拾。
但是如果一點好話不能講,說了好話就是粉飾太平,那就有人就是刻意的了,如果一個人,別人整天說他這有問題,那有問題,請問誰能受的了?
比如,一個人指責別人粉飾太平,他自己怪爽,覺得自己占據了真理,但是如果批評他別有用心,他是不是就不高興了?如果他真的是虛懷若谷,就應該高興才是,然而他就是不高興,說明這樣的人,別看他現在批評別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要是讓他當了政,立場一變,他的觀點就變,這樣的人當政會更壞,有一句說的好,當奴才做了主子之后比主子還主子。
人天生喜歡聽好話,受到表揚,這是基因向上的一種本能,如果人老是想聽壞話,那才是不正常的事。
喜歡批評別人的人,自己往往最受不得批評,但是如果人人都說好話,不敢批評,不愿意批評,那人基因的能力就會受限,基因是向上的,為了不受批評,它要向上,就要適當聽取批評,以改正存在的問題。
這種人適合基因進化,也就是說他在批評中進步,讓自己的基因成為優秀基因,能接受批評的基因絕對是優秀基因。
相反,如果一個人接受不了批評,這種人就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天生愚鈍者,他無法接受批評,一批評他就受不了,或者被批評后,毫無感覺,依然渾渾噩噩。
第二種則是天生敏感者,在別人的批評之下,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最后自我了斷,魂歸塵土。
大多數人是處于中間位置,可以接受一點批評,也可以接受一點表揚,受了批評便沮喪,得到表揚便高興忘乎所以,這就是平庸者了。
真正聰慧的人,能經的起表揚,也接受的起批評,這樣的人就適合基因進化,取得重大成功。
石云濤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表揚什么的,可以有,但是批評什么的,也很重要,他讓班子成員講問題,這相當于是關起門來研究事情,在他面前不要藏著掖著。
你做的工作好不好,石云濤看的清清楚楚,只要你盡力了,這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