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0章深度捆綁
有人說,既然這樣,不如都弄成個人企業罷了,就好比說,既然自家子女學習不好,干脆讓他輟學得了。
事情搞不好就擺爛,這是什么邏輯?
私人企業有私人企業的好處,國有企業有國有企業的益處,私企的定義很清楚,就是為個人利益服務的,既然是為個人利益服務的,除非你家有私人企業,如果沒有,你吹捧私人企業對你有意義嗎?
而有私人企業的人有多少?大多數不還是打工人?
地主家的佃戶幫地主辯護,腦子一定是進水了。
如果水電氣全變成私人的,會是什么結局?
國企是要履行一定的公共利益功能的,是要服務于大眾的,即使存在一定的問題,那也是在可整治范圍內。
國企確實存在蛀蟲,而這些蛀蟲可能是最想把國企分了的人,因為他們能分的到,普通人能分到嗎?分到了,就合法化了,多好啊。
與國企相比,江海集團不過是打著集體企業的幌子,本質上是張江海一家人在聚斂自家的財富,然而如果依著張江海一家人自己在那里創業賺錢,他頂多是個千萬富翁,哪里能成身家幾十億的大富豪?
之前張江海經過他的一番操作,獲得了政治榮譽,得到了政府的扶持,他一下子就發了家。
在他看來什么集體企業,江海集團就是他家的,他有本事能弄來銀行貸款建廠子,與別人無關。
張江海鉆了時代的空子,弄出了典型,而這典型,也給當時的銀山區政府貼了金,給郭明祥臉上貼了金。
張江海所在的村子也變成了明星村,村里的人還記得,有一年為了迎接上級下來檢查工作,張江海臨時給每家每戶發了一臺大彩電,而等檢查組走后,又把大彩電給收了回去。
村里的老百姓到現在還記得這事,所以說什么為村里人謀利益,不過是在作戲,最終的結果便是將江海集團弄成張家自家的。
張志強現在都上了富豪排行榜,身家五十多億,老百姓見了,就會想這是咋回事?張江海當初不是說要讓全村老百姓過上好生活嗎?
怎么最后是他兒子成了億萬富豪,上了富豪排行榜?
什么把家產全部捐給村里了,自己一分錢的家產都不要,都特么的是扯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