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關于生理學的探討
純粹意義上的人類無法適應充滿輻射的環境,當皮膚和肌肉大面積潰爛,進而影響到內臟的時候,幸存者們只能用各種替代物進行更換。
心臟、肝臟、腎、腸子、淋巴組織……除了大腦,所有器官都在可更換的范圍內。
初代的半生物半機械人存活時間只有五年,后來出現了用特殊膠質構成的管狀對接閥口,從根本上解決了生物組織與金屬構件之間的排斥問題。
然而位置機械運轉的所需能量無法以單一手段進行補充。
一半是生物,必須以傳統方式進食獲取營養。所以米面、肉類、果蔬以及維生素,都是生命繁衍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一半是機械,電池是最常見也是最廉價的功能方式。當然也有汽、柴油內燃機為引擎的特殊機械體。
既然是機械,就不可避免涉及到零件磨損,以及日常保養。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潤滑油。公認質量最好的是大戰前的名牌貨。
比如:龍蟠、長城、昆侖、美孚、統一、殼牌……
在這個特殊時代,所有生活在地下世界的人都需要潤滑油。這玩意兒現在人類世界的地位和概念相當于舊時代的鹽。
機械關節長期不涂抹油脂潤滑,時間長了肯定要生銹。到時候無法行動,只能呆坐著等死。
當然還可以選擇更換零部件,但這種方法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實在是很奢侈,更糟糕的是不一定能找到得到合適的配件。
半生物半機械人與舊時代汽車的區別,在于前者有著獨一無二的專屬特質。
用漂亮高深的書面文字解釋:前者擁有靈魂。
簡單來說:每個人都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習慣,導致同樣規格同樣性能的“乙F003”型機械臂(腿)安裝在不同個體上的實際效能有著很大差異。
路人甲是外八字,他的機械足長期外偏產生了一定幅度扭曲,如果更換一套全新的同款機械足,路人甲會覺得很不舒服。就算給他十塊銀元并免費更換,他也不會舍棄安裝在自己身上多年的舊零件。
潤滑油的存在早已深入至整個地下社會的方方面面。
高品質油用起來的確很爽,但價格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