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口渴的人
吃完這頓免費的簡餐,兩人回到鎮上的居所。
這是一座殘破的小樓。按照凌子涵對原先建筑體量的估算,至少應該有四層。現在的殘留部分只剩下兩層,雖然破舊不堪且滿是塵土,但打掃之后尚可勉強居住。
長時間來回奔波,廖秋很疲倦,尤其是吃飽肚子之后覺得困乏。他給凌子涵打了個招呼,直接走進自己的房間,躺在干草與各種軟質布料堆起的床上,很快發出有節奏的鼾聲。
確定廖秋已經睡著,凌子涵這才從貼身的衣袋里取出那塊從垃圾場得來的破布,湊近燈下仔細端詳。
無論舊外套的款式還是布料都很普通,可不知道為什么,凌子涵覺得這塊破布有些奇怪。
它……似乎是一件活物。
為了看清這塊破布的每一個細節,凌子涵把燈拉到近處。
現在雖然是夏季,但因為整個天空都被黑暗遮擋,即便是白天仍然寒氣逼人。所幸這個時代對地熱的運用已經達到極高水準,人們利用特殊器材直接從地下吸收熱能。除了居所內部的固定式供暖系統,還開發出可隨身攜帶的小型裝置。
電熱照明也是基于同樣的原理。
在長久居于地下的人們看來,無論用土法燒制燈泡還是從各種舊時代垃圾中回收原材料二次加工,都比獵殺鋸齒鼠更簡單,更安全。
凌子涵將這塊布拿在手里,翻來覆去地看著,沒有放過任何一個線頭。
他最終還是失望了,沒有找到任何可疑的部分。
然而事情就是如此古怪,凌子涵忽然覺得嘴里有些發干,有種無比迫切想要得到液體浸潤的沖動。
他站起來,推門走出臥室,來到寬敞的外間。
這里是公共區域,墻邊擺著一只經過簡易燒制的土陶水缸。這東西體量很大,凌子涵和廖秋將其用于儲存飲用水,缸口正上方蓋著編織細密的黑棘藤圓匾,用于防塵。
崖子鎮旁邊有一條暗河,從距離小鎮南面一公里多的懸崖斷口噴涌而出,形成瀑布,然后再次進入地下,成為新的河道。
雖是淡水,卻不能直接飲用。崖子鎮所有居所都備有類似的儲水容器。消毒殺菌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直接將銀元或銀角放置在容器里,二是高溫加熱,將水燒開后再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