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崖子鎮
一百枚銀角可以兌換一枚銀元。
凌子涵和廖秋跑了一趟垃圾山,除去之前付給鐘俊的“信息費”,這次賺了整整三枚銀角。
廖秋眼睛里閃爍著興奮與激動。
凌子涵要老練得多。他一把抓起擺在吧臺上的銀角,臉上浮現出真誠又討好的神情:“鐘哥,能給點兒吃的嗎?之前給了您信息費,我和廖秋身上就什么都不剩了。”
廖秋反應很快,連忙幫腔:“是啊!整整兩天了,什么吃的都沒有,真正是快餓死了。”
鐘俊眼里透出看穿世情的老練,他聳了聳肩膀,做出一副牙癢癢又無可奈何的樣子:“你們這兩個家伙……再這樣下去,我早晚要被你們吃成窮光蛋。”
話雖如此,他轉身走進內屋。
出來的時候,鐘俊手里多了一個托盤,里面擺著兩份簡餐。
按照舊時代的觀點,太陽直接影響地球植物的生死存亡。
科學技術的更迭使無土栽培變為現實,進而出現了不需要陽光也可以在室內栽培的規模化農墾站。
據說鐘俊之所以能在崖子鎮這種地方開設酒吧,關鍵在于他得到了一個舊時代的微型農墾站,每年產出的糧食足以養活好幾百人。
這種說法不能說是完全沒有依據。以酒吧出售的一人份簡餐為例,其中包括一張分量十足的帶麩面餅,一個煮至半熟的土豆(一百克左右),一個約摸成年人拳頭大小的西紅柿,再加上五十克幾乎跟鹽巴一樣咸的鋸齒鼠肉干。
帶麩面餅口感粗糙,其中混合了鹽分,嚴格來說不算難吃。這玩意兒剛做出來的時候味道不錯,很軟。時間長了就變得又干又硬,必須撕成碎片泡水浸透才能下肚。
一個銀角能買十份這樣的簡餐。
凌子涵和廖秋隨便找了張桌子坐下,狼吞虎咽地吃著。
鐘俊這人表面上看起來冷漠,其實他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
那本《資治通鑒》只有一張用合成皮革制成的外殼,看似貴重的紙頁部分實際上是金屬涂抹了仿紙漿表皮,里面被挖空,裝有一部小型顯示屏。只要把書皮翻開,接上電源,就能看到畫面清晰的舊時代島國動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