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五節 世界的秘密8
凌子涵疑惑地問:“絕對免疫?這是什么意思?”
維多利亞解釋:“人體生物組織具有各種不同的特征,最基礎的防護層是皮膚。表面稍有破損,人體內部的再生機制立刻做出反應。血小板大量聚集在傷口位置止血,破損部位組織大量增生進行填充,更多的營養也會朝著這個點富集……總而言之,人體的自我修復與自愈能力很強,這是我們在漫長進化過程內產生并引以為傲的優點。”
“長久以來,醫學界一直流傳著一種理論,認為人類可以達到更高的進化程度,可以對目前已知的所有病菌免疫,生理組織自我修復能力也能達到更強的程度。無論針刺、刀砍,甚至是破壞性更大的槍傷,生理系統都可以在幾分鐘乃至半年的時間內自我修復。”
凌子涵感覺簡直是在聽天方夜譚,驚訝的話語不禁脫口而出:“這怎么可能?”
維多利亞顯然早已從其他聽眾身上見慣了同樣的反應:“從理論上來說是可以的。前提是傷者的生理機制調節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度,體內儲備著可以隨時調動的大量營養,而且可以在短時間內轉化為可供使用的相關物質。”
凌子涵反應很快:“如果從你說的角度來看,人體就變成了一個功能復雜,各方面機能可以高效運作的工廠。”
“你的理解沒錯,比喻也恰到好處。”維多利亞夸贊了一句:“人類從誕生之初就一直重復著一件事,那就是適應環境,摒棄對自己不利的部分,強化自己所需的一切。研究表明,人體內部存在著大量寄生菌與寄生蟲,但不是所有寄生菌和寄生蟲都對人體有害。無論共生還是共存,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已經適應,或者應該說是被人體適應。就像鱷魚與牙簽鳥,小丑魚和海葵,鞭毛蟲與反芻動物……”
“人類經過漫長的歲月才適應這種狀況。大多數寄生菌與寄生蟲對初代人類來說是致命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腸桿菌,人類腸道中的大腸桿菌可以幫助分解食物,而人體又可以為這些細菌提供生存的場所和食物。二者相互依賴,共同生活。”
凌子涵認真地說:“可是在你說的那個時代,大腸桿菌發生了變異,而且感染者的死亡率極高。”
維多利亞神情變得有些嚴肅:“所以當時對病癥的研究方向出現了分歧。部分醫生認為這種與人類共存細菌之所以產生變化,是因為人類本身出了狀況。他們將這一切歸結為避難所的封閉空間與狹窄環境所致。當然,也有可能是來自于地表的輻射。”
凌子涵邊思考邊問:“這種理論有證據嗎?”
“沒有。”維多利亞搖搖頭:“但無論是變異性大腸桿菌的出現,還是對莫尼奧的機械改造案例,兩者都提供了一條全新的,在此之前從未有人想到過的思路。”
凌子涵感覺自己正在接觸到這個世界隱藏已久的最大秘密,他迫不及待地問:“你指的是什么?”
維多利亞忽然變得有些猶豫,片刻之后她重新恢復之前的情緒,以穩定不變的語調說:“小型化。”
“這就回到了我之前說過的人體改造方案。縮減人類原有的生物組成部分,以機械零件加以取代。當生物體積大幅度縮減,無論感染還是受傷的幾率也就隨之減少,體內免疫機制的保護圈也隨之得到強化。”
凌子涵對此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這就好比在戰場上,有更多的士兵對固定區域進行防守?”
“但這樣做有個前提。”維多利亞道:“人類對自身能量與綜合能力的調配和運用,必須達到極高的程度。”
凌子涵微微笑了起來:“這種事情只是說說罷了。呵呵……醫生,我開始明白你之前說的那些話。是的,那的確是,也只能存在于理論層面。如果現實當中正有這樣的人,他絕對是被眾人仰望,成為所有羨慕、嫉妒、恨,無數目光集中注視的進化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