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財經(jīng)事務(wù)復(fù)雜至極,不是輕易能夠弄懂學(xué)通,你們還差的很遠,要學(xué)的還有很多……”
錢大富開口道:“否則最后的下場就是像魏君那樣,連怎么死的都不明白。”
幾人齊刷的點頭。
現(xiàn)在看來就是這樣,先是通貨膨脹,再是通貨緊縮,恐怕魏君都已經(jīng)懷疑人生了。
魏國完了!
這是所有人的共識!
場不見硝煙的貨幣戰(zhàn)爭已經(jīng)掘了魏國根基,陛下這次御駕而來,又是以極大聲勢,目的就是要將魏國踩在腳下!
這樣來,百姓便對朝廷失去信心,大寧吞并魏國也順理成章。
錢大富授課結(jié)束,便動身離開,他要前往山舟港接迎陛下……
關(guān)寧這次前來魏國聲勢浩大,當他從北林行省返回大寧在前往江淮平叛之前便下了旨意。
大寧水師先行到魏國造勢,待他真正前往之后,將由在魏駐軍沿途清道。
這當然不是為了安全考慮,只是為了壓魏國頭,關(guān)寧要向魏人顯示大寧的強大,為吞并魏國而做準備!
大寧占據(jù)魏國北部郡,共駐軍十余萬,相比于留守在梁國的駐軍,在這里的駐軍顯然更好些。
魏國并不是貧瘠之地,大寧駐軍在此軍屯,做不到自給自足也沒有太大壓力。
反攻之時,原戍邊軍攻進梁國,而戍邊二軍過江反攻入魏,勢如破竹直接占據(jù)了郡之地,并在青山郡建立軍府,由二軍統(tǒng)帥穆臨主持軍政。
從青山郡到山舟港,從西到東所經(jīng)兩河,為榆河,為貢河,兩岸官民都要清離,主要是前者,魏國為了防范,在緊挨著大寧所占相鄰郡縣駐軍,現(xiàn)在都要撤離。
不得留官吏,更不得留兵卒。
老百姓是不管的。
事實上在大寧占據(jù)周邊郡縣的百姓遠比其他地方的百姓要過得好。
除陸地之外,在大寧皇帝御船行進之時,河道都不能通船,這影響的可不止某處,而是沿途的好幾個郡。
在此期間,就相當于這些地方都被大寧強征了去,魏國失去了對這些地方的主權(quán)。
從大寧軍府發(fā)出的警告已到了地方,在九月日之前必須撤離,否則將視為與大寧開戰(zhàn),到時大寧軍隊及大寧水師將會直接發(fā)起進攻!
何為霸道?
這就是霸道!
魏國官民群情激奮,可又毫無辦法。
民生凋敝,商貿(mào)衰敗,地方上的百姓苦不堪言,他們也沒有心緒考慮這些.......
真正恐慌的是地方官員,他們才是不知所措,在未得到旨意之前又不能退卻,眼看著時日臨近,卻不知該如何?
難道還真的敢跟大寧打嗎?
遠在望京的老爺們不知詳情,可在這里的官吏卻很清楚大寧的實力。
尤其是在近日,在河道上來回行過的那龐大舟船,見過他們演練,在元武大炮轟擊之下,水面都能起了驚天巨浪,實在是恐怖如斯。
他們都知道,如果大寧軍隊愿意再占據(jù)郡之地也是輕而易舉。
魏國又有什么?
地方上已經(jīng)糜爛到了極致,百姓生活困難顛沛流離,他們承受了戰(zhàn)爭惡果和寶券崩潰的雙重打擊。
別說是百姓,就連軍隊中的士兵都開始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