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3個娃娃的身份
林張氏上京的這一路并未經(jīng)歷過任何審問,她不明白自己哪里露了馬腳,一臉慌亂地看向林殊玉。
林殊玉更是心里打鼓,不知道小公爺?shù)降撞槌隽耸裁矗@時候只能閉上嘴巴,見機行事。
墨歸很快叫人將一個乞丐帶了上來,阿泗怕這乞丐冒犯天顏,帶他來時特地讓他換了衣裳,可常年生活在苦難中的人,穿上好衣裳也不合身,看上去有些不倫不類。
林張氏和林殊玉看了這乞丐一眼,皆可確定自己并不認識這個老乞兒,眼中疑惑更深了。
墨歸安撫地看了那老乞兒一眼,說道:“老伯,把你之前告訴我的話再說一遍吧!”
老乞丐看到這么多人不由縮了縮肩膀,但還是忍住緊張點了點頭。
“小老兒是隴西彰和縣人,從前在彰和縣西橋一帶打更,哦,林家也在西橋那一帶,小老兒平時不怎么出門,林老夫人可能不記得我,但小老兒對林家的事……多多少少還是知道點的!”
林氏聞言朝那老乞丐看了過來,驚訝地問:“您是……胡伯?”
老乞丐看到林氏,紅著眼點了點頭。
“是我,晚娘竟還記得我!”
“當然記得!”
她在林家的那些年吃不飽穿不暖,除了妹妹會對她好,就是這個平時不怎么見人的胡伯。
知道她被養(yǎng)父打罵,胡伯會偷偷給她塞藥膏,她們都是沒有能力反抗的人,胡伯這樣的善意當然會讓她一直記在心里!
“我還以為您在戰(zhàn)亂時……”
她后來回彰和縣時也打聽過胡伯,可一直沒有消息,便以為他死在了戰(zhàn)亂中。
胡伯苦笑,“那時候為了保命,到處亂跑,這些年太平了,便想落葉歸根,回到彰和!”
墨歸查當年之事,當然會叫人去彰和縣調(diào)查,只是與林家認識的人要么死在戰(zhàn)亂中,要么離開故土不知去處,剩下的幾戶對當年的事情不太了解,并沒查出有用的信息。
后來墨歸寫信給手下,讓他們除夕前在彰和縣附近的墳地蹲守,還真讓他們等到了幾個回鄉(xiāng)祭祖的彰和縣人,其中一個就是胡伯。
林家的事,胡伯知道不少,便將自己所知道的事情緩緩講了出來。
林張氏說的那個程娘子,他也知道,程娘子來投奔林家的那一夜,他就在林家附近,只不過沒過多久,他就瞧見那程娘子奄奄一息地被丟在了西橋之下。
見到他時,那女人用余下的力氣說了“謀財”兩字,便咽氣了。
胡伯一邊回憶一邊道:“世道不太平,小老兒知道報官也無用,便找了個地方把那女人給埋了。”
“你這老乞丐不要胡說八道!”
林張氏急了,慌忙喝止,她之所以著急,是因為胡伯說得沒錯。
不過也不完全是謀財,因為兵荒馬亂,她那死鬼丈夫已經(jīng)許久沒出去鬼混,看見投奔到他們家來的漂亮娘子就動了歪心思。
他見程娘子病弱,便想霸王硬上弓,結(jié)果程娘子殊死反抗,掙扎間被她丈夫磕傷了頭,血流不止。
眼見程娘子出氣多進氣少,她們就搶了她的包袱,連夜將人丟到了西橋。
反正每日亂軍奸殺的女子也不少,沒人會知曉人是他們殺的,哪會想到竟還有個打更人瞧見了當年發(fā)生的事!
阿泗冷冷看了林張氏一眼,拿出了一個木鐲子遞到了景德帝面前。
“官家,我們的人按照胡伯的提示,找到了埋葬程娘子的地方,挖到了一具骸骨,并在骸骨的手骨上發(fā)現(xiàn)了這個!”
這木鐲是曾經(jīng)睿親王府的身份牌,王府里的奴仆都有一個,所以基本可以確定,被胡伯埋葬的女子,便是姝兒殿下的奶娘,程娘子。
程娘子是林張氏的遠親,他們竟還會如此對待她,怎可能會善待小姝兒。
景德帝忍怒看向林張氏,“那孩子呢?你們把她殺了?”
“沒有,民婦沒有??!”林張氏嚇得連連磕頭!
胡伯又道:“她們沒有殺那孩子,好像是想等風(fēng)頭過去,將那孩子賣給人牙子。這些小老兒是聽小丫說的,小丫說林家夫妻將那孩子關(guān)在柴房里,不給吃的,只給口水,很是可憐,小丫就把自己為數(shù)不多的口糧偷偷分給那孩子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