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一個奇怪的人
童錦是個很奇怪的人,他曾讀書十年求前程,結果連考了幾次皆不得中,家里父母說若再如此考下去怕是難以維持。
他總是騙他爹娘他有多用功,實則整日花天酒地不務正業,他爹終究是有了懷疑,于是說家財難以支撐他繼續求學。
他問他爹,為何不賣房?
他問他娘,為何不賣你當初的嫁妝?
他爹一氣之下將他逐出家門,他說你這家業早晚都是我的,雖沒剩下多少了吧,可你守財奴一樣也是給我守著。st
他還說我就一走了之,待你們快死的時候我再回來,難不成,你們這般年紀還能給我要個弟弟妹妹?
他這一番話直接將他爹氣死,他卻笑的合不攏嘴,說這下好了,本來還想耗死你,現在不用耗你也死了。
他娘氣的要與他拼命,卻一不小心撞死在墻上。
這些事都是在家里發生,外人自是無從得知,于是他對外宣稱他爹病死了,他娘舍不得他爹一頭撞死隨他爹去了。
因為他多年不曾在家,村里人對他也不是十分了解,只知道他爹娘對他十分溺愛,為了讓他安心讀書,竟是常年給他在長安租個獨院居住,家底都快被掏空了。
草草的辦了喪事,他把家業全都賣了,拿上銀子回長安,想著再拼一把。
結果就真不是讀書的料,來年大考又是一事無成。
他為人又多奢靡,賣家業的那些銀子沒堅持多久,后來實在沒有辦法,到一家商行里做了賬房先生。
他在這里做事其實也清閑,正因為清閑,每日都是在和別人說他有多懷才不遇,說大寧不取他入仕那是大寧的損失。
久而久之,他又開始說大寧根本不行,連他這樣的大才都不能一展身手,早晚會滅國。
他將諸多不順全都怪罪在朝廷身上,整日最大的力氣都用在詛咒大寧快點完蛋上。
這些話說的多了,一開始沒人理會,連這商行里的人也都離他遠遠的,誰愿意招惹這般禍星。
有人擔心會連累商行,于是把這事傳到了商行掌柜的耳朵里,掌柜的一聽也嚇一跳,直接把童錦就給趕出了商行。
童錦憤憤不平的回到家里,結果很巧,鄉下一個堂妹竟然跑來長安投靠他,他見堂妹有幾分姿色,于是決定把堂妹賣到青樓去。
正考慮這事的時候,把他開除的掌柜又找上門來,非但給了他一筆銀子,還將他引薦給了商行的東主。
嚴淞。
不久之后,童錦就帶著他堂妹童繡球一起跟了嚴淞。
嚴淞在長安從身份也很特殊。
他不那么光彩的身份反而是他明面上的身份,說是一位早已隱退的前朝舊臣的私生子。
那位舊臣是當初大寧滅楚的時候,第一批開城門向寧軍投降的人之一。
大寧立國之后雖然沒有得到重用,最起碼也算得了個善終。
這位嚴老遷居長安之后,接連娶了幾房小妾,據說真是老當益壯,還在外邊養了幾個女人。
這就導致嚴老頭兒的長子今年已經五十幾歲,作為老小的嚴淞才二十出頭。
嚴老頭兒一命嗚呼,留下了十幾個兒子爭奪家產,好在是這些兒子后來也算爭氣,有人考取功名有人經商,家業倒是越來越大。
嚴淞這個私生子,從一開始就沒有出現在別人的視線里,直到幾年前他才拋頭露面,接手家族里一些產業,但沒多久,接手的生意都被他做壞了。
表面上看他這個人是個沉悶剛直的性子,對于做生意看似一竅不通,好游山玩水,一年倒是有大半年都漂泊在外,甚至,有時候一兩年都不回長安。
熟悉嚴家都說這個私生子倒也有自知之明,不爭不搶,家族給錢他就花,常年不在家也不至于被人防備。
有人多他好命,有人說他沒出息。
可就是沒有人懷疑過,這個嚴淞到底是不是嚴老頭兒的私生子,雖然有人算過,如果是真的,那嚴老頭兒有他的時候已經七十來歲了,但這種事,誰會在拿出來在明面上大說特說?
人家嚴家的人都沒有在乎,吃瓜群眾在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