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彩紅渠與老百姓
越往西走葉無坷越覺得自己見識的淺薄,都說十里不同俗,唯有親眼見過才知大寧的地大物博,才知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區別。
越是靠近邊陲就越是顯得人口稀少,有些村子竟是只有幾戶人家,這里似乎只有土這一種顏色,到處都是昏黃。
葉無坷蹲下來,在地上抓了一把土在手心里碾開看,心中越發沉重,這里的土和他家鄉的泥土根本就不是一個東西。
大部分都是砂礫,在手心里搓一搓就能感受到那種粗糲滄桑以及在粗糲滄桑之中藏著的不友善。
一路走過來能看到的植物少之又少,只有那些好像把自己縮成一團的野草才能在這頑強的活下來。
葉無坷不甘心的用長刀往下挖,在他老家,哪怕表面看起來極為干燥的土地只要挖下去一寸深便是濕潤的,越往下挖水分越是充足,挖一尺左右抓一把黑褐色的泥土就能攥出水來。
葉無坷在路邊挖了能有一刀深,額頭上已經布滿了汗珠兒,可挖出來的砂礫依然干硬的沒有一點水汽,這讓葉無坷越發理解了為什么朝廷要干那么一件富庶之地的人無法理解的大事。
從敦彩到紅日程不到三百里,大寧從立國那年就開始挖掘這條彩紅渠,二十年過去,這工程也只完工了不到一小半。
三百里長渠要挖完修好到能投入使用至少需要四十幾年,這是當初第一任工部尚書和陛下在談及此事時候給出的最快的時間了。
“彩紅渠......”
余百歲拉了葉無坷一把示意他不用再挖了。
“從大寧立國開始算起來這二十年時間,為了這道渠已經死了一千六百多人,我最初聽說的時候根本不理解為什么要這樣做,唯有到了這里才能體會到朝廷的決心和陛下的善念。”
葉無坷明白余百歲為什么會有如此感慨,因為大寧立國之初真的是太窮了。
如果按照正常規劃,可能要到大寧立國五十年甚至是百年之后,才有足夠的國力解決西北這邊的問題,然而陛下卻堅持要把開掘彩紅渠當做大寧立國后第一件大事來辦。
那是因為陛下來過西北,走過這里的土地,也許在很多年前的某一天,陛下也如葉無坷這樣不停的往下挖試圖看到一絲水汽。
就在這時候迎面過來一個牽著毛驢的老人,也許他并不是很老,皮膚黝黑,額頭上的皺紋就和這西北到處可見的溝壑一樣讓人過目難忘。
毛驢看起來也是干瘦干瘦的,如老人的身形一樣。
可偏偏還有一種堅韌到哪怕看他一眼就會有敬畏油然而生的氣質,甚至會讓人感到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