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時過境遷,仇恨難消
皇上最終既沒有采納前朝的彈劾,也沒有按照慣例給當時的麗妃晉位分。
且當時皇后剛進宮不久,雙生子的不詳難免也會影響到皇后,皇上著實不愿意為了此事大動干戈,所以顧家不得不暫時歇了這份心思。
好在只要麗嬪沒有晉上妃位,按楚國祖制,皇子是沒有資格競爭儲君之位的,所以顧氏一黨才沒有窮追不舍。
但蘇尚書的“不合群”卻讓顧貴妃記恨上了。
只是蘇尚書為官清廉,不納小妾,不養外室,不貪污受賄,不踏足青樓,讓顧家連把柄都抓不到。
再后來皇后誕下九皇子時出事,闔宮上下沉浸在悲傷之中,再到顧丞相暴斃……那兩年里發生了許多事情。
當時的麗嬪擔心一連串的事情被懷疑到雙生子不詳的預言上來,長達兩年的時間,她帶著兩個兒子待在后宮幾乎不敢出門,除了例行請安之外,其他時候恨不得把自己藏起來,對兩個兒子的保護更是到了病態的地步,連孩子生病都不敢輕易去找太醫,生怕入了顧貴妃的眼。
可怕什么來什么。
容離和容陽十歲那年,蘇尚書五十歲壽誕,他在家里擺了宴席,地方有個官員千里迢迢送了一只不起眼的花瓶,因為看起來并不是特別名貴的東西,管家就收進了庫中。
結果那個花瓶里竟然暗藏玄機,藏有妄議太子的證據。
蘇家被彈劾,滿門流放,連同蘇尚書那個才十歲的孫子。
麗嬪不敢置信,后來在顧貴妃耀武揚威的警告之中,才知道蘇尚書因曾為雙生子辯護而引起貴妃不滿,若不是蘇尚書的把柄實在難抓,早在九年前他就應該死了。
蘇家在流放途中一一離世,連流放地都沒能到達。
直到如今,想起當年那些事,麗妃還是黯然傷懷:“主謀這一切的人不是顧貴妃嗎?她已經成了廢妃,她的兒子也成了廢人。”
“當年除了顧貴妃,還有一個主謀就是竇尚書。”容離斂眸,聲音冷淡,“他當初是吏部侍郎,顧貴妃曾承諾只要蘇尚書一死,尚書的位子就是他的,當年花瓶里私藏密信一事就是竇尚書指使。”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