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敘州
“據得到的情報,兀良合臺或已從大理出兵。”史俊道:“蒲尚書……蒲節帥臨時受命,如何來得及整頓?短時間內,張都統如何與他上下一心?”
李同禾嘆息一聲,道:“張都統畢竟是武將,不能升任,也是意料之中。”
“武將,武將。危亡關頭,還管文官武將。”史俊道,“前次右相來信,分明稱諸樞相已同意了……武將,唉。”
“但仔細想來,朝廷這個任命其實是最妥當的。”
“妥當?”
史俊停止踱步,在椅子上坐下。
李同禾沉吟道:“右相信中之意是說……東翁知敘州,只看到兀良合臺大軍將至,但朝廷想的卻不同,重慶府乃根本之地,非重臣難以鎮之。張都統能打一場勝仗,卻難鎮守蜀中。
蒲節帥是蜀人出身,曾任軍器監丞,與京湖制置使李節帥共事過。此次,能讓諸位樞密院相公改主意,該是李節帥舉薦,且將從京湖出兵兩萬支援蜀中。由此可見,此任命實最為穩妥之舉。”
史俊默然良久。
最后,他感慨道:“也許真是我這小小知州眼界不高。也許,朝廷以重臣知重慶府、鎮蜀中,確是長遠之計吧。”
“東翁。再從大局而言,蒲節使能與李節使、呂太尉互為呼應,放眼整個西南戰局,確是最明智之決擇。”
史俊點點頭,還想說些什么,又有些說不出來。
秋防就在眼前,大戰將起。余晦被罷免,聞詔即不管邊事,自去臨安。朝堂上卻許久不定蜀帥,最后匆匆命蒲擇之走馬上任。史俊覺得……諸公好糊涂啊。
但仔細一想,又覺得這確實是最明智的決定。不論是從大局還是長遠考慮,蒲擇之都是更合適的人選……諸公確實是廟算深遠。
只是心頭卻有種隱隱的不安……蒲節帥要如何臨戰整頓?張都統又要如何更改布防?
“東翁,東翁。”李同禾低聲提醒道,“東翁不必太過憂慮了,說句不當說的,東翁知敘州,其實根本管不了那些,再心焦又能如何呢?”
“是啊。”史俊嘆息道,“一知州,豈能管蜀帥大事?繼續論城防之事吧,秋糧……”
忽有仆役稟報道:“知州,有人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