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異族
他從頭到尾都沒問過楊果愿不愿南下, 鉤考局的屠刀已經揚起,彼時確實未給楊果猶豫的機會。
但讓一個六旬老者背井離鄉, 往后每個故知舊交逝世皆不得相送, 依然讓他過意不去。
他不知如何寬慰楊果, 只站在一旁,聽著老人的慟哭與追悼。
“裕之兄……我愧對于你……我食蒙古米?, 愧對于你吶……貪夫徇財,智士死名,我南渡偷生, 你文史名世, 合與江河萬古……江河萬古……”
良久, 楊果哭到力竭, 李瑕忙伸手扶他。
年輕的臂腕扶起老邁的身軀,楊果輕輕拍了拍李瑕的手。
“非瑜, 你要記得裕之兄……他與我不同,比我有氣節……”
“晚輩記得。”
“中都棄、汴京焚,天下喪亂, 累世文獻無存,裕之兄不仕蒙人, 以一己之力筑野史亭,搜羅河朔篇章, 編中州巨著,方使我中原人不鄙賤……中原人不可鄙賤啊……須有詩書……須有詩書……”
“晚輩明白。”
“他說……滄海橫流, 身可亡,而史不可無……你莫嫌我等是金人,他憐的是中州百姓,你要聽他的詩……白骨縱橫似亂麻,幾年桑梓變龍沙。只知河朔生靈盡,破屋疏煙卻數家。”
“是,中州百姓、河朔生靈, 皆我輩同胞……”
楊果還想說些什么,再開口卻啞了聲,張了張嘴,安靜了下來。
一老一少便這樣默默地坐了許久。
到最后, 楊果開口念起他答元好問的詞來,聲音很低,卻帶著無比的悲涼。
“埋恨處,依約并門舊路。一丘寂寞寒雨。世間多少風流事,天也有心相妒……”
仿佛是一語成讖,那年并門舊路上同賦的雁丘詩,確也只剩寂寞寒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