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輕薄兒
賈涉夾在其中左支右絀,精疲力竭之際, 朝中不停有人彈劾他養虎為患, 全盤否定了他多年苦心經營的一切。
至此, 賈涉心力俱疲,身患重病, 同年金兵大舉進犯,賈涉帶病出戰,大敗金兵, 回師途中病亡。
其后, 代替賈涉之職的許國、徐晞稷等人手段極端激起李全的叛變, 宋廷又丟山東之地, 雖殺李全,但李璮、嚴實皆叛宋成為蒙古世侯……
賈涉死時, 賈似道不過十一歲,且是庶出,其生母胡氏是賈涉的小妾。且賈偉、賈涉為官皆有清廉之名。由此可見, 賈似道顯然不是從小就是鮮衣怒馬的紈绔子弟。
通過廖瑩中的訴說,李瑕大概能夠想象得出年幼時的賈似道承受的是怎樣的管教……
父、祖皆含屈暴斃, 家族重擔壓在一個小小的庶子頭上,要何等刻苦讀書才能振興家業?
一直到賈似道十九歲時他姐姐才入宮、次年被封為貴妃;三年后他以父蔭入仕;再三年, 進士及第;中樞任官三年,改任湖廣統領, 至孟珙麾下;兩年升任戶部侍郎;又兩年以寶章閣直學士兼沿江制置副使……可謂平步青云。
之后二年間,孟珙、賈貴妃相繼逝世,賈似道升官的速度卻未減,十年間已入樞密院事、封臨海郡開國公……
“世人皆言東翁乃紈绔子弟淺薄鄙陋,全憑惠順貴妃裙帶得以晉升。然惠順貴妃薨后十年,東翁方才真正嶄露頭角。”
廖瑩中說著,嘆息一聲, 又道:“旁人出任沿江、兩淮,糧餉無支,貧民困苦,唯東翁不僅不傷百姓, 糧餉自為調度,且尚有余蓄支援他方。僅憑裙帶,可做到這一點?說來,竟唯有史巖之當年說了句公道話‘似道雖有少年習氣,然其材可大用也’。”
李瑕點點頭,道:“賈相公確是有真本事的人,但少年習氣也是真的。”
“我未見過賈家太公,但說來,是板刻正直之人。想來……東翁少年時讀書太苦,心底恨太公……”
李瑕明白廖瑩中所言之意。
在一個孩子眼里,父親、祖父為國盡忠一生,換來的只有壯志難酬、中壽而亡,留下孤兒寡母。母親每日里的喝罵都是要他如何維護賈家的清正忠義之名,無非是“你若不上進,欲辱父祖榮光否?”之類的……
物極必反,賈似道成年后如此放縱,只怕有一份抵觸在其中。何況其人仕途確實太順遂了,心高氣傲,自負非常。
廖瑩中道:“今日,非瑜也頂撞了東翁許多句,東翁絲毫不怪罪,顯是極欣賞你……可知為何?”
李瑕道:“我對賈相公有利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