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爭吵
祝成啐了一口, 道:“吃了慶符的糧, 打慶符的人, 忘恩負義的狗東西,待我找到了抽他幾鞭子。”
“無妨, 不打不相識。”
李瑕見姜飯對那長寧軍校將頗為回護,心知沒起什么大沖突,小打小鬧而已。
“他們能交朋友亦是好事, 望往后兩軍能親如兄弟。”
祝成暗想姜飯也是傻的, 收了個白條, 嘴上卻是笑著應道:“定會親如兄弟, 李知縣的為人真是沒得說了。”
幾人緩緩出了城門,祝成執意要送李瑕下山, 說是將命在身,不容推拒。
山路狹窄,也只能一前一后走著聊天。
“前幾日我從東面路過, 見長寧軍似在與僰民作戰?”
“不是甚大戰,如今主要是以招撫為主, 免得這些西南夷投了蒙古。但這些僰人啊,囂張得很。易將軍看僅僅招撫不行, 只好拉攏分化,滅了幾個小部族, 殺雞儆猴,才讓幾個大部落肯坐下來好好談。”
李瑕道:“我到蜀南一年來,聽聞僰人源遠流長,與漢民共居千年,事農耕,被稱為‘諸夷中最賢者’?”
“那是很早很早以前了,易將軍說是諸葛丞相那時候了。”祝成道:“到了我大宋朝, 僰人都不知叛亂過多少次了。”
他抬手一指遠方的群山。
“李知縣你看那邊,那就是僰王山,山上有九絲城,真宗朝時, 斗婆、斗望、斗郎先后起兵反宋,打了兩百年,直到政和五年輪縛大囤之戰,平定了十余萬僰人叛亂,遂有我長寧軍建于此地,鎮守一方,為的就是防僰人再叛。”
李瑕點點頭,認為沖突兩百余年,宋朝對待僰民的策略或許是有些問題。
“長寧軍中,有會說僰語之人嗎?”
祝成想了想,道:“有幾個僰人俘虜。”
“可否借調給我?”
“自是可以,過幾日我帶兵到慶符縣合練,到時帶上給李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