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船泊在孤山邊。 吳潛走上小亭,亭中人便起身行了一禮。 “右相。” “他不答應。”吳潛嘆息道:“你認為他是為何?” “定然不是為了保我性命。” 吳潛道:“也許他是出于這份孝心。” “這已是我能想到的最好辦法,他若有孝心,我早便說服他了。” “今日說服不了他,讓我感到很惶恐……太惶恐了,如此年輕的一方節鎮,眷戀權柄,何必呢?” 吳潛說著,轉過頭,看向李墉。 “守垣能回答老夫嗎?” 李墉有些吃驚于吳潛的眼神,喃喃道:“非瑜一直想成為蜀帥,因……害怕忠王繼位,會對他不利。” 吳潛點點頭,以示理解。 李墉道:“他確有報國之心,他想抗蒙,想留在川蜀。” “不錯,他若沒這份心,也打不了那些勝仗。” “他常與人說,志在蜀帥……想要成為吳玠。” “年輕人有志向。”吳潛感慨道,“他若有此想法,必是想將你護在川蜀、保你安危,那你又何必回來?” “因我答應過右相。” “你不誠。”吳潛嘆息,道:“有時,我也盼著你莫再回來,你不回來,我無可奈何,那事罷了便是,我不必兩相為難,你亦能保全性命,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