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對手
六月十六日,鳳翔府。
耶律有尚仔仔細細把與李瑕見面的經過說了。
廉希憲雙手垂在膝上,從頭到尾沒有多余的小動作,末了,問道:“你說‘取漢中’,李瑕毫無波瀾?”
“是,他似乎胸有成竹,篤定我們攻不下漢中。”
廉希憲道:“伯強此番辛苦,李瑕未加害你,我寬心了。”
“多謝廉公掛懷……”
劉黑馬坐在那看著耶律有尚退下走遠,開口問道:“派使節去見李瑕,還有何益?”
他其實是有些擔心的,擔心再像賈厚去見過李瑕之后被迷惑了。
廉希憲明白劉黑馬的擔憂,起身,親自給劉黑馬倒了杯水。
“劉公勿慮,遣使是應當的。陛下征戰四方,開戰之前也會遣使告知,給對方一個歸附的機會。”
“但李瑕顯然不愿歸附蒙古。”劉黑馬道:“他有自立之心。”
“他不愿是一回事,我表明態度,則是我該做的。”廉希憲道:“這是大義的名份,讓世人明白,朝廷曾試圖安撫,不愿讓戰火波及到民間。”
劉黑馬道:“這便是廉公與李瑕的不同之處,廉公用兵,雷厲風行,也堂堂正正。”
廉希憲討伐渾都海時便是如此,先搶占先機、占據地勢,再遣使招降,料敵于先,以充足準備正面迎擊倉促之敵。
劉黑馬認為用兵當如廉希憲之‘正’,如此才占據大義與名份,并向世人展現實力。
“李瑕……奇謀過多,太取巧了。”
“那是他在積蓄實力。”廉希憲沉吟道:“李瑕起勢太快,所缺,唯積淀而已。而我等與渾都海決戰是他唯一機會,他務必把握,遂只好以奇謀取勝,可稱無奈之舉。奇謀有奇謀的好,但總有壞處,難讓人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