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攪動各方
此事之后,他與劉秉忠秘談過一次,皆認(rèn)為這是陛下在擊敗阿里不哥之后,對蒙漢之間的平衡進行的一次調(diào)整。
這代表著忽必烈不打算再完全信賴漢臣了。
君臣之間,本就是互相制衡的。
以往漢人的作用大些,多倚重些;如今要給蒙古貴族們一個交代,殺王文統(tǒng)祭旗……確實是證據(jù)確鑿。
王文統(tǒng)一開始就是要殺的,所以這兩年將最得罪人的事交給他做了。
姚樞與劉秉忠不會像孩子一樣去抱怨什么,但到最后,兩人卻有一個非常默契的對話。
“陛下覺得我們逼得太緊了……”
“莫生怨懟,莫連累燕王。”
燕王,指的是忽必烈的嫡長子真金,承載的是他們這些漢臣的深厚期待。
有他在,漢臣們就完全承受得起這一點打壓。
死掉一個性格刻薄的王文統(tǒng),還遠遠沒到會讓他們離心離德的地步。
反而,王文統(tǒng)的背叛,會讓不知情的漢臣們自慚形穢,不敢就忽必烈往后重用蒙古人、色目人而多說什么。
這場心理博弈,忽必烈完全是拿捏著的……
而今日這場奏對,姚樞也得拿出點實力出來了。
“臣以為,李璮有三策,李瑕亦有三策。”
“說。”
“于李璮而言,以海船、騎兵兩路并行,直搗燕京,為上策;真正投降宋國,將防線南移,與宋國連成一片,靜待陛下與阿里不哥再次開戰(zhàn),此為中策;攻打濟南,制造聲勢,等待各路世侯響應(yīng),此為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