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士望
長安。
吳潛由他的孫子吳澤扶著,緩緩走上了長安城北面的戍樓。
由戍樓中看去,可看到城頭上的火炮由氈布蓋著,還靜靜擺在那里。
前些日子,差一點就要點燃這火炮,以迎擊蒙軍。
長安城外其實并不空曠,北面便是龍首原與唐皇宮的舊址,如今雖無城墻保護,已日漸繁華,很難想像這一炮轟出去會是怎樣的光景。
若非李瑕、張玨把劉整所率的萬余探馬赤軍殲滅在渭河以北,那不論吳潛如何做,長安附近生靈涂炭顯然是不可避免的。
想到這里,再回想廉希憲撤出關中一事,方知廉希憲是顧忌著多年治理這片地方的心血……
總之,發生于咸寧三年夏秋接連不斷的戰事讓吳潛想了很多。
關隴確實難守,朝廷不愿收復有朝廷的道理,偏偏讓他們這些人守住了。
他們當中,有最堅定抗蒙的南人,也有經歷了喪亂之痛而愈發憐惜民生的北人,以及數不清的只想好好活下去的人。
這群人形成的風氣,與臨安不同……
吳潛就這樣站在戍樓中,用他那一雙老眼凝望著這片土地,愈看愈是不舍。
許久,一大隊車馬逶迤而來,風卷旌旗,帶著得勝歸來的氣勢。
吳潛領著長安官員迎出城外,只見大纛下策馬而來的李瑕一身戎裝,英姿雄武。
他以往也常見到李瑕,但今日再見,感受愈發不同。
從淺水塬之戰,不免聯想到唐太宗,聯想到劉文靜,于是不免想到劉文靜在唐太宗年少時評價的那一句“非常人也,大度類于漢高,神武同于魏祖,其年雖少,乃天縱矣。”
連吳潛都有這種聯想,這一戰對李瑕的威望必然會有更大的影響。
當今之亂世,世人最憧憬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