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璮無能,不然也不至于這般趕。”廉希憲看著李瑕肩上的風霜,嘆息道:“今年真是馬不停蹄啊。”“這一仗肯定得打到明年春了。”李瑕道:“史天澤還在開封集結兵力,快的話正月能準備妥當。”“當是送了我們一份新年大禮。”“我謝謝他。”比起在涼州,他與廉希憲商談起來就輕快得多,畢竟都是年輕人,且能力眼界差不多。“再派遣一位使節請宋廷出兵支援如何?”廉希憲道:“人選我都挑好了,董楷董正書。”董楷亦是興昌四年進士,李瑕帶那批進士到大散關時,陸秀夫是第一個來找他談公務以表示明白如何在漢中為官的,董楷當時是第二個。“臨安未必肯出兵。”“姑且一試吧。”“好。”李瑕“啪”地給一封文書蓋了大印。許多事廉希憲已準備好了,只等李瑕同意,印章一蓋,公文自會走急驛送到各處。這日李瑕便是在蘭州與廉希憲商量了隴西的防事,次日則趕往長安……~~漢武帝時,長安與金城郡,也就是蘭州之間有設置郵亭。一千四百五十余里路,公文傳遞一個來回,只須七天。但這是換人換馬加急速度,李瑕換馬不換人,花了四天。身子幾乎要散了架,他終于在臘月初十回到了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