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切身利益
李瑕眼下要做的關鍵是爭取北地的人心,每爭到一分,他就強一分,忽必烈就弱一分。
這種時候,若殺楊大淵,只會毀掉信譽,《往后很難再有北人相信李瑕。且殺了也沒用,楊家還有楊文仲、楊大楫、楊文安等將才,還有楊文仲之子楊文粲。
因此,楊大淵坦然到了對岸,走進宋
軍士兵之中來見李瑕。
李瑕遂邀他到塬上的小亭子里談話,一起用了午飯。
談話尹始,楊大淵問的都是川蜀如何了。
他聽說各個山城的軍民又被遷下來,很是感慨,漸漸還紅了眼眶。“這輩子,歷任蓬州、利州、閬州、夔州…走遍了整個川蜀,你方才所言每個山城,每個地方,我都曾去過……”楊大淵仰了仰頭,想到蜀中軍民返鄉安居樂業,自己卻在這西北吃風沙,只覺造化弄人。
他也不為自己推脫,頓足長嘆。“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李瑕看得出,楊大淵說這些都是出自于真心。這個蜀中老將是真的對大宋、對川蜀、對川蜀山水與百姓有感情。“還有回頭路。”李瑕道。
今日的談話,楊大淵分明是一副恨不能馬上就歸降李瑕回歸川蜀的樣子,而且不是演的。
但談到關鍵問題(一他卻沉默了。李瑕有耐心,不急著催,等了許久,才又聽楊文仲開口。
“老夫很羞愧啊,食大宋米祿,卻屈膝投降,辜負天子厚望,毀家兄忠烈之名。”
楊大淵沒說自己愧對百姓,他保全了滿城百姓性命。
他坐在亭邊,撫著自己的膝蓋,想了想,又道“若有可能,老夫確實是想回川蜀…”
這句話,或許有可能影響到整個天下的形勢。以楊大淵的資歷,他投降之后,迅速讓所有降將都圍繞在他周圍,在蒙古又形成一個軍閥勢力。當年他一降,幾乎是帶著除了釣魚城之外的蜀中諸城一起投降。現在,他若肯降李瑕。重要的不是他之后能為李瑕做什么,這件事本身就能讓無數人對忽必烈失去信心。李瑕很謹慎,聽了楊大淵的表態之后,想了想,緩緩問道“楊老將軍有何想要的”
他稱“老將軍”,而不是“都元帥”,這是否認蒙古給楊文仲的帥職。
這一句話之后,楊文仲表情似乎激烈了一些,繼續拍著膝蓋,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啊。”隱隱的,已沒有剛才那么真誠了。李瑕笑了笑。
他知道,楊大淵和劉白馬還有些不同。劉白馬是被打敗了,不得不降楊大淵卻還有選擇的余地,而且明白現在這局勢他正好能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