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改換門庭
優柔寡斷的郝天益心里反復斗爭之后,咬牙做出了決定,其實已超出正常人的反應。便連那幾個最了解他的弟弟,怕也不覺得他真能拋得下太原。
也許忽必烈若再給他些時間想想會有不同,也許真正促他下定決心的,反而是他那幾個弟弟。
“父親年幼被擄掠,不得已而附蒙。今漢道已昌,該撥亂反正了。我漢家大好男兒,豈可再屈身侍于胡虜?!”
……
下了決心,便是考慮具體如何做了。
郝天益鋪開太原城的地圖,才開始思量,眼神忽然凝滯住。
滅金以來,山西已成蒙古腹地,三十年來未有戰亂。
太原路名義上養兵兩萬,其實只有不到八千人,作為應付大汗征召之用。
其中千余最精銳的兵馬已隨他到延安,被李瑕俘虜了;韓城一戰,隨郝仲威損失了五千人,殘部被史天澤收攏。
剩下的兵馬,郝天益不確定自己能否指揮得動。
之前他一直覺得自己很勇猛,不墜父親的赫赫威名。
可仔細一想,平生除了些順風順水的小仗,唯一的成名之戰……便是在延安被俘了。
還有多少將士愿意追隨這樣一位敗軍之將?
哪怕余下的不到兩千人真愿意叛亂,可太原離關中一千里,中間全是大大小小的世侯,根本不可能得到李瑕的兵力支援。
守城守不住,一路殺到關中更不可能。
事實上,太原的兵馬根本就不可能愿意拋妻棄子、背井離鄉追隨他去投奔李瑕。
郝天益知道,但凡與任何一個將領透了口風,極可能下一刻便迎來背叛。
脖頸一涼,他仿佛看到自己的頭顱被砍下來,身后有心腹將領冷笑道:“我為何要隨你離開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