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
整個涇陽縣之行,李瑕都很忙。
因為吳璞病了,四十多歲的人冒著風雪修渠,最后還是染了風寒,一開始還想瞞著,結果在炸山時便直挺挺地暈了過去。
這事嚇壞了孫德或,說是分明隔得那般遠,怎就炸暈了吳相公,且還在心底滴咕“莫不是想訛小道士吧?”
待吳璞轉醒,問他為何病了還要瞞著,他苦笑不已。
“一段河渠關乎八百二十戶人家生計,每日殷殷相望……數千雙眼睛盯著,哪敢病啊……”
之后吳璞還想逞強,又說當年隨父親修它山堰工程量比這大得多、也難得多,他身體完全能扛下來……只是關中的冬日這天氣比江南惡劣太多了。
“我知道,不是吳相公身體不好,確實是關中太冷了。”李瑕也不知還能如何勉勵吳璞,想了想,道:“吳相公給我們新修的這段渠起個名字吧?”
“好,好?!?br/>
吳璞大喜,喃喃道:“廣惠于民……就叫‘廣惠渠’,王上以為如何?”
“好,就叫廣惠渠?!?br/>
總之吳璞病了也只能養著,李瑕既來涇陽巡視,便接過了這一攤子事。
秦王親自督管,人員安排上自是輕松的,只難在不懂水利,于是又請郭弘敬來顧問。
郭弘敬是不打算接受官職的,但其實李瑕也沒給他官職。
只是以俘虜的身份回答了一些并不涉及大元機密的小問題。
“關中土壤不同于江南,土質松軟多沙,一經水浸便容易崩塌,要固河堤,該在堤上廣植榆柳……”
奚季虎其實更擅長于政務而非水利,缺的就是對關中地貌的了解,一聽到郭弘敬指出的問題,馬上便能給出解決之法。
“王上,臣以為宜倡導百姓沿堤種樹,按每戶所有田畝數量,每畝地需種榆柳十株,多種有賞,并禁止私伐沿河樹木。”
“善,交個詳細章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