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賢主
時間說快也快,說慢也慢。才過了年,一轉(zhuǎn)眼正月又要過完了。
正月二十七日上午,隅中時分,陽光透過紙窗灑進議事堂,偶有院中柳樹上鶯啼聲也傳來。
天氣正好。
議事堂上桌椅陳舊,但兩排官員坐在那,不論老少,個個都是腰板筆直,精神奕奕。
秦王基業(yè)初創(chuàng),正是生機蓬勃之際。
“引渭穿渠,起長安并南山下,至黃河三百余里,另治廢堰營田六十莊,計田八百五十四頃,今秋約收二十五萬石……”
奚季虎猶雙手捧著折子在念著,把今年春耕的田畝數(shù)從關(guān)中一直說到河西。
“宜于古涼州建鎮(zhèn)戎軍以備蒙虜,請于城四面置屯田務(wù),開田五百頃,置軍三千人、牛一百四百頭以耕種之,再置堡寨,使其分居。無寇則耕,寇來則戰(zhàn)……”
他這說的全是數(shù)字。
站在議事堂四角的幾個侍衛(wèi)聽著聽著,困得不行,已經(jīng)連著把頭往下磕了許多次。
端坐在上首的李瑕卻半點沒有覺得乏味,很認真地一邊聽一邊記,以求做到對這些事都心里有數(shù)。
事實上,恰是因為他這個秦王始終態(tài)度勤勉端正,上行下效,才讓下屬人都是一副認真做事的模樣。
有些人可以嘻嘻哈哈,活出自我,一聽這些數(shù)字枯燥乏味就走神,如孫德或所言“道法自然,無拘無束”。李瑕不行,只要他還想在這亂世對抗蒙古,就必須做到常人做不到的。
至于“無拘無束”對他而言不是奢侈品,是根本就不存在的概念。
李瑕有這樣的自覺,堂上的官員們對他也十分滿意。
坐在最上首的韓承緒目光看去,感慨不已,以前那個每每傷痕累累的李瑕如今已是雍容文雅,頭發(fā)梳得整整齊齊,一身袞袍雖不華貴,卻盡展威儀。
這邊還在說話,那邊關(guān)德輕手輕腳從后面繞進來。盡量在不驚憂諸位相公的情況下將一封公文擺在李瑕桉頭。
能在議事時送進來的文書,只有李瑕交代過的“軍情司若有情報馬上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