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賢主
之后又說李瑕治下的情況。
大理不說是賠錢的,但沒有二十年的生息,基本不可能提供多少賦稅,或者說從大理運些可憐的錢草過來還抵不上路上的消耗。宋太祖玉斧一揮不要這地方,并不是毫無道理。
好在,川蜀包括漢中在去歲倒算是豐收。
雖說經歷了被蒙軍殺戮一千萬人,如三十年以前那樣供應一百五十萬石軍糧的碩果不可能再做到,但李瑕還是征收了近三十萬石糧食。
這可稱得上奇跡般的產量,也是他執政以來初次有所積累。
但若不是忽必烈掉頭去打阿里不哥,三十萬石糧食根本也不足以供應戰事持續下去,算上路途上的損耗,也許兩個月、三個月就一干二凈。
若不是運氣好,憑什么扛?
運氣好攢下這一點錢糧,還要修水利、建城防、增加軍備、鋪橋修路,還要積累糧草應對以后蒙古的舉國攻勢……
能拿多少再去打興慶府?
韓承緒表達出這個意思之后,語氣漸漸鄭重。
“如今攻興慶府,所費幾何?便是攻下興慶府,兩三年內所獲錢糧幾何?可有助于王上到時抵抗蒙元大軍攻勢?”
李瑕道:“若是要算這個賬,那必定是虧的。不說兩三年,我們若占下興慶府,五年十年內必然是要一直付出更多的錢糧去守這個地方,維持它的秩序,這一仗,絕對是不劃算的。”
土地絕不是越多越好。
包括大理、西夏,宋軍并非是打不下來,而是不劃算。
為何打了勝仗還要議和?這看似荒唐的情況背后是宋承平年間袞袞諸公的權衡考量。
這些地方種出的糧食,就是遠遠少于要占據它所要耗費的糧食。
蒙軍解決這問題的辦法就簡單得多。
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