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諫臣
楊起辛瞬間警惕起來。
他再次環顧了一眼那芙蓉池畔的一個個選鋒營士卒,眼神中泛起疑慮之色。
略略思索之后,楊起辛神色沉重起來,又行了一禮,道:“王上,臣斗膽問一句?!?br/>
這是他第一次對李瑕稱臣。
他是大宋的進士,無可奈何被留在長安,眼看著秦王奮武,真有崛起之勢。那為了天下一統,為了兒孫安穩,他可以輔左李瑕。但本還是想著老邁之軀反正也沒幾年了,保留著大宋的臣節為好。
今日終于還是忍不住想要勸諫,那這一聲“臣”表明的是他真是站在李瑕的角度替他著想。
“臣不得不問一問王上,為何在這百廢待興之際,無心民生政務,卻日日于這廢園之中與武士角力?”
李瑕略略沉默了一下,覺得那“無心民生政務”有些刺耳。
他每次議事從沒有打過盹,于民生政務都是認認真真地聽臣下說,為何到了楊起辛嘴里,卻成了無心民生政務。
楊起辛見李瑕不答,再行一禮,又道:“今秦王鎮四千里河山,為四百萬生黎之所仰,卻猶親操一百武士,豈非顧小而失大?至于蒙古部眾又所謂何來?王上到底想做什么?莫非是要領這百人去河套或西域不成?”
探花郎畢竟是探花郎,寥寥數語之間,似乎真就猜中了李瑕所想。
這是少有過的質問。
并非是李瑕的威望下降了,而是以前這些士大夫沒將李瑕視為君主,如今以君主視之,便有了新的要求。
不僅是楊起辛,長安許多官員見李瑕這些日子總在操練選鋒營,一直就很擔心李瑕哪天突然帶著這些人殺到敵境。
李瑕看著楊起辛,輕松地笑了笑,正待回答,卻有士卒快步跑來,低聲在李瑕耳邊道:“稟王上,軍情司急報,信使就在寨外?!?br/>
“讓他來見我?!?br/>
李瑕吩咐過后,抬手示意楊起辛先退下。
“王上!”楊起辛卻是不肯走,拱手勸諫道:“業精于勤而荒于嬉吶!以關中今日之形勢,臣請王上著眼于大局,莫再耽于逞個人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