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附庸
“不像。”
“它像的是唐長安城。”廉希憲嘆道:“可惜唐長安不在了,要領略盛唐的風華,也只能從高昌城窺得一二。”
唐時,高昌乃絲綢之路重鎮,稱為“西域長安”,這也是廉希憲仰慕漢法的根源所在。
只有在漢人強盛的時候,才能把漢文化刻進西域,幾世幾代還存在于高昌人的血脈里。
但它其實一直在慢慢地消逝。
李瑕不知道在原有的時空,要不了多久高昌城就會毀于一旦。但他來,就是為了阻止這種消逝……
前方忽有鼓樂聲傳來。
“是巴巴哈爾來迎王上了。”廉希憲道,“此女類其父祖,來晚了未必是故意怠慢,便是這德性。”
“無妨,重要的不是見她,而是像宗統這樣的高昌權貴們,他們是何意見?”
“他們希望像當年西州回鶻與宋一樣,臣服、朝貢,讓高昌當王上的‘外甥子’,也希望受到王上的庇護。”
李瑕心底里對這條件并不滿足,但目前也只能這樣了。
只有等踏過了忽必烈這個檻,他才能實現更多。
“就這樣吧,答應他們。”
不需要與廉希憲討價還價,廉希憲既然開口說了,那就表示他能與宗統等人談妥。
這點小事,他辦起來還是簡單的。
相比而言,這些年鎮守隴西更讓廉希憲耗盡心神,因為真正的大業往往進展緩慢,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看到隴西的變化,到時主政者的功績才能顯現。
不像跑到高昌來,一昔血洗王宮就可以出風頭。
李瑕私心里更希望廉希憲能坐鎮在肅州,老老實實地把千絲萬縷的公務打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