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控釋技術
當然,只是理論上,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還有很多,緩釋片緩釋膠囊之類的技術實際上起到的作用應該很有限。
畢竟海藍星本來就是有緩釋片技術的,超腦藥劑的副作用如果這么容易解決那也稱不上副作用了,研發(fā)這玩意的科學家在制作試驗品的時候也很可能會直接弄出緩釋劑型。
這個行不通的根源很大程度應該是出在緩釋技術的非恒速釋放上,畢竟超腦藥劑與其他藥物的危險程度不可同日而語。
藥量一會高一會低造成的結果就是超頻強度時高時低,先不說影響思考學習之類的效率,光對大腦造成的損傷都是致命的。
電子設備都遭不住反復開關和電壓之類的變化,更精密與脆弱的生物體大腦敢這么玩,不當場植物人也腦溢血了。
但控釋片的技術卻正是解決這一難點的關鍵,控釋片都是能做到恒定在單位時間內(nèi)釋放固定藥量的。
再加上二十四小時的持續(xù)時間,只要弄出來就相當于他只需要每天服用一顆超腦控釋片就足以將時刻獲得稀釋后的超腦藥劑藥效,將大腦超頻狀態(tài)全天候固化在自己身上。
當然……還是要建立在消除副作用的前提下,植物人和老年癡呆對夏旭而言還是非常有威懾力的。
超腦藥劑的成癮性其實比較容易解決,因為這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藥物成癮,只是習慣了大腦超頻狀態(tài)下無所不能而不能接受常規(guī)狀態(tài)所導致的精神依賴。
這就如同讓用慣高配置手機電腦的人再回去用卡得要死的低配置淘汰機型一樣,以前甘之如飴覺得很好的東西再體會到更好的之后就成了無論如何都接受不能的垃圾了。
嗯,用逼格高一點的話來講也可以使‘我原本能忍受黑暗,如果我沒見過光明’。
這種精神依賴顯然是能通過意志力去克制的,而且若是對自身沒有什么不良影響的話,依賴不依賴其實也沒什么區(qū)別。
因此超腦藥劑的主要副作用本質(zhì)上只有一種,那就是對大腦的損傷。
超頻是一種壓榨與透支,想要完全沒損傷是不可能的,只要處于超頻狀態(tài)就必然會造成損傷,否則大腦也不至于進化出保護限制。
控釋片技術也只能盡量降低這種損傷,剩下的微弱損傷對于肌肉之類的組織器官當然沒什么,但對于精密至極的大腦而言仍然是個巨大的隱患,或許不用擔心小兒癡呆、中年癡呆,但吃多了老年癡呆恐怕還是跑不了。
不過至少是可以避免燒壞腦子或腦溢血之類的高危情況,控釋片是緩慢且穩(wěn)定的釋放,就算一口氣嗑下五六片所造成的強度與負荷應該也不會不現(xiàn)在的一片普通藥丸高。
“那么問題來了,這玩意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