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受害者的來電
兩年后,這片海灘迎來一位沙雕藝術家,他在沙灘上用心地雕刻了一座《聊齋之畫皮》的沙雕作品。
也許是雕刻得太過用心,又或者是某種機緣巧合,冤死的鬼魂附身在沙雕上。
只是她的魂魄里屬于的人的記憶已經淡去,只剩下了執念纏繞不去。
她還以為自己真是穿著畫皮的美人,癡癡地瞪著丈夫把她帶走。
而此刻,莫秋莎終于想起了一切:
“他說,以后我每天都能看到夕陽,我以為他亂說的。原來是這樣……原來是他把我留在了海灘上。”
莫秋莎抱著頭,痛苦地問:“為什么?他為什么要害我?”
當局者迷,可小汪這個旁觀者卻隱約窺出了真相:“謀財害命,兩者一般都是聯系在一起的。他是不是給你買過保險?”
莫秋莎說:“是他先給自己買的,受益人是我。他說怕自己將來有個什么情況,要給我留點錢。公平起見,我也買了。”
小汪又覺得疑惑:“可不對啊。用這個辦法殺人,不就一直找不到尸體?找不到尸體,那還怎么領賠償金?”
桑非晚解釋道:“因為他準備實施計劃的時候,社會上正好出了一起殺妻案,引起了巨大的社會輿論。而兇手很快就被抓捕了。”
“他害怕了,但又不舍得放棄。于是為了穩妥起見,他就設計出了這個辦法,活不見人、死不見尸。”
“這樣的話,雖然短期內無法獲得賠償,卻能因此降低他的可疑度。”
在法律,如果一個人失蹤四年以上,或者因為意外導致失蹤兩年,哪怕找不到尸體,也會被認定為死亡。
只要時限到了,哪怕一直找不到妻子的尸體,法律上也會被認定是死亡,憑借死亡證明依然可以拿到保險賠償金。
“太可惡了!”小汪氣憤地道,“這種滾蛋,必須要讓他伏法!我現在就報警!”
他說著拿出了自己的備用手機,正要報警,卻聽莫秋莎說:“可以幫我打個電話嗎?”
“啊?你想打給誰?”也許是同情心起,小汪此刻對于莫秋莎已經不那么恐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