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平安
中年男子來接他孫子,趙含章把孩子交給他,順口問了一句,“這孩子叫什么名字?”
中年男子道:“回使君,他還未有大名,因他是我唯一的孫子,所以一直小郎小郎的叫著,想著等他再大一些取大名。”
他眼巴巴的看著趙含章,“他和使君有緣,還請使君為他取個好名字。”
趙含章就看著這個孩子思索片刻,然后笑道:“我想了想,有個名字雖俗,卻很適合他。”
趙含章伸手摸了摸他的腦袋道:“他現在還小,只希望他接下來能夠平安長大,就叫平安吧,卻不知他姓什么?”
“他姓何,”中年男子連著念了兩遍“何平安”,眼中漸漸泛起淚水,“這個名字好,這個名字極好,希望他能平安長大,他父母的心愿亦是如此。”
趙含章沒有問他的父母去哪兒了,這個世道,很多話是不必問出口的。
陳蔭也上來了,見趙含章說完了話,他就躬身請趙含章入內。
他家就是很普通的鄉下地主的大房子,沒有趙氏庭院的精致和豪華,院子里甚至沒有花圃,只種了零星幾棵果樹。
陳妻領著女兒和小兒子站在院中等候,趙含章一到,他們就盈盈下拜。
趙含章免去他們的禮,和陳蔭坐到了前廳,見他吩咐人宰羊做美食,一副要熱烈慶祝她來陳家塢堡的樣子,她便阻止道:“我就休息一會兒,且現在百姓艱難,實沒必要鋪張浪費。”
陳蔭還要再勸,趙含章已經提起正事,“要在這里建造縣治,并不能只靠我的一紙公文,還有很多事要做呢。”
趙含章道:“比如縣城的大門,縣衙,這兩處都是極要緊的地方,只有這兩處設立起來,百姓們才能從心底認同這是縣治。”
又道:“除了這兩樣便是人口了。”
趙含章道:“我剛才進塢堡時看了一下,塢堡里的百姓的確不多。一個縣城里總不能只有百千人,所以你還得繼續收留難民,吸引更多的百姓來此……”
陳蔭一聽,呆住了,忙問道:“可我實在是拿不出糧食來了,收留難民,我用什么養活他們呢?”
既然把人收進來,那他就得負責,否則肯定生亂,但要負責就需要糧食。
趙含章就笑道:“我會給你一批糧食,但你不能白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