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辦法
“但這也一來,刺史府和百姓們的壓力就大了,她要養(yǎng)這么多兵馬,衙門也需要支出,又要收攏流民,這么多錢糧從哪兒來?”庾世明道:“她之前已經(jīng)得罪了不少高官士族,十幾歲的女娃娃,她能拉得下臉與他們求和?”
趙銘抬頭看了他一眼后道:“她何須求?”
而且,誰說趙含章沒這個臉的,她臉皮厚得很,只要好處足夠大,她有什么不能做的?
但是趙含章這一軟,再想得到那些高官士族的支持,從他們手里拿錢拿人,她付出的代價就大了。
趙傅兩家的親事恐生波瀾。
庾世明也想到了這一點,但有些話趙銘可以說,他卻是不好開口的,因此話在嘴邊轉(zhuǎn)了一圈,什么都沒說。
趙銘趕去洛陽見趙含章。
不過他最先見到的不是趙含章,而是汲淵和明預(yù)。
作為趙含章的兩大幕僚,倆人需要做的事也不少,而且走一步看十步,趙含章新頒的賦稅法令有缺陷,倆人并不是不知,只是不好立刻就改而已。
正如趙銘所言,此時修改法令,弊大于利。
汲淵請趙銘坐下敘話,門外傳來趙淞和趙瑚熱鬧的談話聲,“我今日進(jìn)城看到街上人可比上次來的時候多多了,可見洛陽在好轉(zhuǎn),好好地,怎么想要改賦稅?”
趙瑚卻道:“改了多好,最好是改回最初,含章如此小氣,我以前還有田畝掛在大哥名下免稅呢,她現(xiàn)在做了刺史,又封郡公,免稅的田畝更多,卻把我的免稅額給收回去了。”
趙瑚恨不得趙含章改多一點,最后把他的田畝全免稅了才好呢。
兩個老兄弟熱熱鬧鬧的說著話往后院去,趙銘等聽不見他們說話了才看向汲淵,問道:“汲先生,含章怎么又想修改賦稅了?”
汲淵道:“前不久洛陽有兩家士族外逃,就是因為賦稅過重,難以承擔(dān),女郎見了心中難受,所以想修改一些規(guī)定。”
汲淵看向明預(yù),明預(yù)道:“依舊是不論尊卑都要繳納賦稅,只是考慮現(xiàn)在許多士族亦遭災(zāi)禍,所以按照名下田畝繳納賦稅的規(guī)定改成,按實際耕種的田畝繳納賦稅,其名下之地,五年內(nèi)不做變更,但連續(xù)五年無人耕種便收回國有。”
打個比方,之前陳家名下有百畝田地,但實際耕種二十畝,趙含章減輕賦稅,只收取應(yīng)繳納賦稅的三分之一。
今年洛陽分到田地的流民是分到六畝,耕種六畝,但只需繳納兩畝地的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