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民心取勝
趙含章就輕輕一拍桌子道:“正是呀,您看,連我祖父這樣清正的人都抵不過族人的請求,將他們的田地納于名下躲避朝廷賦稅,若不制定嚴明的法規(guī),總有一日,我們打下的地盤也會和大漢一樣很快走向末路。”
實際上,從漢后,再沒有哪一個政權能像漢一樣超過四百年,每一個朝代的最后都是亡于越來越腐朽的政治,大量的土地兼并,愈加沉重的賦稅。
當然,她計劃不到這么遙遠的事,她能想到的是,從三國開始,一直到隋建立,三百多年的時間里,前后存在了三十余個大小政權,每一個政權都有人稱王稱帝,但都不長久。
平均下來,一個政權存在的年限不到十年。
就連現(xiàn)在被大晉忌憚的劉淵政權,也不過存在二十五年而已,從他稱帝到王朝滅亡,僅僅二十五年。
為什么?
就是因為他們不顧念百姓,一味的擴張、爭斗和奢靡享樂。
為了擴大地盤,他們可以極限壓榨百姓,僅為了打天下而打天下,而后多少個政權都是因此而亡。
一直到后周建立。
柴榮和前面那些癲狂的當權者都不一樣,他立的志向不是稱王稱帝,而是結束亂世。
他雖征戰(zhàn),卻不會一味壓榨百姓,而是輕徭薄賦,整頓軍紀,打擊腐敗……
隋朝能建立,是因為后周為隋文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亂世能平,柴榮有一大半的功勞。
趙含章自然可以和劉聰他們一樣不顧百姓死活四處征戰(zhàn),打下一片又一片地盤,但打下來以后呢?
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嗎?
可所有的戰(zhàn)區(qū)都曾是大漢的疆土,相當于都是在拿平民的命去填,她不愿做這樣的事,所以敵不動她不動,只要有時間她就沉浸在基礎建設和農(nóng)業(yè)工業(yè)的生產(chǎn)上,以及,制度的制定上。
她既然想平定天下,結束亂世,那她就要考慮到以后,將百姓放在第一位。
當然,后面的亂世她知道,傅庭涵知道,但趙銘等人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