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微微地感動
趙含章沒想到他們會有這個認識,不由地挑了挑眉,從現實來說,他們說的都沒錯。
但現實如此卻不代表就是對的,漢趙的開國皇帝劉淵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兒,所以他希望匈奴和漢人能夠親如一家。
劉淵雖是匈奴人,但從小接受的是漢文化,年輕時候在洛陽為質,其漢文化素養不落于一個晉人,所以他很推崇漢治。
趙含章認為,他將國號定為漢,不僅在于他自認是漢室后代,繼承蜀漢統治名正言順(雖然是借口),也在于他從小受到的教育。
如今他剛剛建國,推崇的是以漢治胡。
別看他連續兩年發動戰爭攻擊洛陽,但其實他一直在約束治下的軍隊,希望他們不犯民,一收攏民心,達到“稱漢以懷人望”的目的。
他是想把自己放在和晉國相同的地位上以新代舊,一個朝代想要取代另一個朝代,那就一定要攻破它的都城,滅掉它的亡國。
劉淵想要的從來不是建立一個匈奴汗國,他要的是取代晉國,統一整個九州。
當前,匈奴和普通漢人的矛盾其實并不是不可調和的,劉淵一開始對漢人的統治也偏向溫和,只是他手底下的人一個接一個的不聽話,游牧民族的特性,搶占地盤后就劫掠財物,更習慣將百姓當做奴隸來管理。
連王彌這樣的漢將殺起漢人來都毫不手軟,更不要說劫掠財物和人口了。
再過幾年,他們殺的人更多,漢族和匈奴之間的矛盾這才再不能調和,這時候他才會放棄以漢治胡,然后施行“胡漢分治”。
將人分等次,匈奴人是第一等,凌駕于所有民族之上,漢人似乎成了最低等的,但其實最受壓迫,最被看不起的反而是羯胡。
不然后來羯胡也不會為了反匈奴便建起了自己的政權。
趙含章垂眸思考,現在匈奴漢國就已經有了這樣的趨勢,看來即便提早了一年稱帝,劉淵還是沒能控制住局勢。
她翹了翹嘴角,羯胡一直是匈奴的奴隸,漢人凄慘,而他們的待遇其實比漢人還不如。
匈奴人看不起漢人,卻會學習漢人的文化,心底知道漢文化的好,是一種既自卑又看不起漢人的態度;
而對羯胡,則是打心底的自豪和瞧不起。
但是,羯胡就比匈奴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