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奢毀人
衛(wèi)璪道:“您是良將,應(yīng)該更知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他道:“青州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堅利,也不缺米粟,為何節(jié)節(jié)敗退?是因為地利不如人和。茍純將軍在青州已失民心,再攻,事倍功半,大將軍不如順勢退一步。”
茍晞性格堅硬,為人固執(zhí),他直接就拒絕了,但他身邊的幕僚卻是長腦子會思考的,茍晞拒絕完他還是追問道:“衛(wèi)將軍所說的退一步是怎么退?”
衛(wèi)璪道:“將青州一分為二,但可以把樂安郡并入兗州。”
幕僚目光閃了閃,覺得此舉可以,但他們要求的不止是樂安郡,他道:“除了樂安郡,還有濟南郡,剩下的齊國、北海郡、城陽郡和東萊、長廣,再一分為二。”
衛(wèi)璪就看向茍晞。
幕僚就低聲勸茍晞道:“主公,青州局勢如此,再打下去,于我們弊大于利,不如各退一步,春耕要緊。”
一旁的衛(wèi)璪提醒道:“大將軍,趙刺史或許沒有趁人之危的意思,可劉淵和石勒卻未必君子。”
茍晞臉色難看,幕僚又勸了勸,他這才答應(yīng)退一步。
他這里答應(yīng)了,王浚和王敦卻不答應(yīng),濟南郡要是也并入兗州,那王浚和王敦都要往后退。
他們憑本事打下來的地盤,憑什么茍晞一句話他們就要后撤?
不過,好歹三方都松口了,大家暫時停戰(zhàn)談判。
最后,趙含章和皇帝做中,為三人周旋,將濟南郡也一分為二,一半給茍晞,一半給王浚,至于王敦,朝廷拿光州刺史換他讓出濟南郡被他占去的兩個縣。
戰(zhàn)爭平息,皇帝終于松了一口氣,他連發(fā)三道政令,一是將青州分為青州和光州,各自劃分了管轄地域;二是任命王浚為青州刺史,王敦為光州刺史;三,將濟南郡個別縣和樂安郡一起劃為兗州管轄……
趙含章見戰(zhàn)事平息,這才上書彈劾茍純,要求皇帝和茍晞嚴(yán)懲茍純,認(rèn)為是他嚴(yán)苛殘酷,大失民心,方釀此禍,并要求他們更換管理樂安郡的官員。
皇帝認(rèn)為趙含章說的對,特別召見了茍晞,希望他能管束一下茍純,并給樂安郡指了一個新郡守。
因為青州一事,茍晞兄弟大失人心,茍晞威望大降,他已經(jīng)能感受到手下部將對他的意見。
這種感覺,只在殺了閻亨后感受過一次,這一次,更加的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