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聲望
實際上還是以工代賑,不過這次不是發糧食了,而是發錢。
趙含章羅列出了十幾種工作,每種工作一天的工錢在八文到十五文不等,十天結算一次。
拿了錢,百姓們可以選擇和縣衙買糧食,也可以購買其他東西,反正不像之前只發糧食了。
各里正帶著消息回去,當下就有不少人出門參加了這次用工潮。
軍隊的隊主們更不用說了,他們手底下的人全是收留的難民,無家無根,更不會放過這樣賺錢的機會。
只是隊主們還是和趙含章確定了一下,“他們也能拿到工錢嗎?”
“當然,”趙含章道:“此是冬季,本就該休息的,在應該休息的時候干活,我自然要給他們工錢。”
隊主們松了一口氣,表示明白,立即帶了消息回各自的安置點,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他們。
于是,在來西平的客人們離開得差不多的時候,整個西平縣都動了起來。
不管是西平縣城中的百姓,還是鄉野下的佃戶農民,全都跟著里正或者隊主出門,一邊縮著脖子抵御寒風,一邊干活。
等多干幾下,身上便開始變熱,不那么冷了。
全縣青壯的主要工作是挖水渠,水庫和修建房屋。
冬天的地不是很好挖,才下過兩場雪,最上面的土有點難挖,需要耗費很大的力氣,但他們只要一想到每天十文的工錢,他們就充滿了干勁。
而在西平縣四個方向,四個磚窯建起,開始為各安置點輸送做好的磚塊。
趙含章就每天騎著馬四處巡視,現場解決各種問題,她都為自己的勤奮感動了。
以前拿著工資工作她都沒這么積極。
不過這樣一來,西平縣的百姓也對這位“縣君”快速熟悉起來了。
普通的百姓并不在意上位者是男的,還是女的,他們只要過得不那么苦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