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荊州刺史,做嗎
如今趙含章也是一副,只要他想便讓他去當刺史的自信模樣,他不由有些憂慮,“三娘這是要像我父親一樣留置后路嗎?為何不從趙氏中選人,而要選我?”
趙含章:“世兄,你記性堪憂啊,我剛才便說了,舉薦您去荊州是為了蕩清風氣,你會比王刺史更適合當一個刺史,給荊州百姓一條活路。”
“趙氏子弟中雖不乏有才之人,但他們不論是學識還是見識都遠不及世兄。”
他們這一輩最杰出的弟子趙寬,此時都還只是洛陽縣令呢,哦,他過兩天就要走馬上任河南郡郡守了。
其實以趙寬的能力,倒也不是不能夠去做荊州刺史。
趙含章看了一眼王玄,說句心里話,她覺得論處政的能力,趙寬或許還在王玄之上。
只不過……
王玄去當荊州刺史,王澄和瑯琊王氏有可能會放權,趙寬去,想也不知道他們不會答應。
茍晞也不會答應的。
可操作性太小,還是選擇王玄吧。
王玄一時不能決策,刺史這個官位責任太大了,要是請他當個縣令或是參軍之類的,他一定想也不想就答應了。
可刺史,掌一州軍政,需要為一州的百姓負責,荊州地理位置又特殊,戰略意義極大,就算是王玄自命不凡,他也不確定自己能當好這個刺史。
要是早兩年,他一定不會有此顧慮,他就算不會像叔叔們一樣孤高自傲,不將這一州刺史放在眼中,也會從容淡定的走馬上任去。
可這一年多的流浪生活讓他知道一州刺史的責任有多大,幾十萬百姓的生死都在他肩上,甚至會影響整個天下大勢。
王玄是想為這天下做些什么,也有雄心壯志,認為自己將來一定會是國之棟梁,可他沒想一步登天,直接就做刺史,他不確定自己可以做好。
從汝陰郡飛快趕回來的王四娘還沒來得及抱住王玄哭一場,經過刺史府大門左側偏房時,就聽到里面兩個正在吃飯的書記官在議論,“王眉子沒答應荊州的使臣去荊州嗎?”
“沒呢,使君放出了話,要舉薦王眉子繼任荊州刺史,但他好似不太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