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章 腦子進水
剛開始進軍隊的讀書人心中不服,他們是為求取功名而來,想要的是跟著趙含章大殺四方,而不是打完仗還得給一群賤民當識字先生。
但趙含章態度強硬,誰若不從軍法處置,誰要是做得不好,業績不佳就降職。
他們因為識字,進軍隊后就會被快速選為什長、隊主等職,但若做不好,他們會直接被擼掉官職,從什長、隊主成為一個大頭兵。
汲淵一開始都不理解趙含章為什么要這么做,因為大部分士兵只要有武力,會聽命令配合就可以,并不需要認字識數。
但趙家軍幾次出征,他們令行禁止,對百姓秋毫無犯,哪怕是餓死也不會搶奪百姓食物,凡趙家軍打下的地方,都不需要他們怎么費力,只要插上軍旗就可以接管地方。
凡從趙家軍中出去的命令都能夠在地方平民百姓聚集的地方暢通,即便有些豪富之家不甘愿,想要阻攔政令通行,依附他們的平民百姓,他們的佃農,下人,甚至是部曲都會離他們而去,選擇聽趙家軍的軍令。
汲淵這才明白,趙含章讓全軍學認字,識數,告訴他們是為和平,為天下百姓而戰有多重要,那是在往他們心里放了一束火苗。
隨著他們的學習,以及趙含章的以身作則,這束火苗成了一團火,再經由他們散向他們能到達的地方。
所以趙家軍才能所向披靡,所以凡趙家軍打下的地方才沒有再叛亂。
而楊銳,盧紹等先前不服氣的人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并努力的將此推廣。
而明明是一早跟著趙含章的李天和,卻沒有想明白這個道理。
其實曾越和秋武一開始也不懂,但他們勝在聽話,凡趙含章下的命令,他們都用力的去完成,盡可能做得更好。
做得多了,看到了結果,加之跟在趙含章身邊聽她和汲淵等人議事,一來二去才看明白一點。
他們此時才驚覺,趙含章其實一開始在李天和身上寄于很大的希望,就如同趙駒一般,他也是一早被放出去的,可惜,李天和沒有做到趙含章希望他做的。
他在泌陽縣雖然也剿匪練兵,卻沒有大的成效,讓他給軍隊找教書先生,他卻一連擠兌走了好幾個先生,最后還是趙含章從西平趙家軍中另外派了一個識字的副隊主過去,他帶的那支軍隊才開始系統的學習。
便是如此,他帶的那一支軍隊戰斗意志還是比別人的弱一些。
去年大捷,趙含章和汲淵等人商量給大家授官,曾越就站在旁邊,提到李天和時,趙含章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曾越的感受就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