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8章 墨家
一旁的官員心有戚戚焉,“我知道,我是戶部的,為此,戶部所有的官員都去聽課了,由傅尚書教了一遍,但最后學會的只有五人。”
其他人,包括他,全都屬于有聽沒有懂系列。
明明他們也不差的,《九章算術》不敢說精通,至少大體是會解的,怎么就差這么多呢?
歷朝歷代對于格物都有研究和進步,只是,從沒有哪一個朝代將它從朝政中單獨提出來。
沒有官員會專門去做這件事。
這個時代及往前的文人們博學多識,他們會在為官的過程中求知,但除了極少部分人會將自己的求到的“知識”系統的歸納總結并書寫下來外,絕大多數人是放于政治之中。
而對這個世界的物質了解最多,運用最多的其實是工匠,即墨家。
但墨家在漢代慢慢銷聲匿跡,工匠的身份地位也在緩慢的下降。
要知道,在漢之前,各國最為看重的是道、儒、墨、法、兵五家,結果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百年的運作,四家皆開始走下坡路,但道、兵、法三家還好。
因為國家的治理離不開軍事和法律,它們依舊和儒家一樣活躍在朝堂上。
道家更不必說,雖然漢武帝獨尊儒家,但漢代黃老之學盛行,朝中從君到臣,都比較推崇無為而治,這就是道家思想的影響。
只有墨家,說沒落,就真的沒落了。
之后幾百年的時間,世人用匠人治病、治物,卻又將匠的地位壓到最低。
直到此時,趙含章開辟新朝。
雖然朝中還是以儒為尊,以德佐法治國,但墨家的工具和思想都在慢慢的復現。
尤其是在格物司成立之前,趙含章之前不管怎么發布公告求招墨家人,都沒幾個人響應。
來投奔的工匠不少,但問是不是出身墨家,全都搖頭,說自己只是散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