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神冊
帝駕返京,玉京城中的花燈和長明玉柱亮了整整一夜,直照碧云。
這股熱潮一直到譙樓敲響三更天的夔鼓才漸漸消散下去。
四更天,趁著夜幕低垂,數縷青光自坊間神壇中飄出,不聲不響地撤去了滿城飄搖的紅綾和花燈,又吹熄了長明的玉柱。
大玄神道體系復雜,其中第一等自然是圣人親筆敕封的七十二山水正神,司掌大玄山水氣運,護佑國之根基。
二等神靈則是夢君,不夜侯,書神長恩,筆神佩阿等神,民間還有說辭叫昌化,這也是銜蟬居筆妖昌化的姓名來歷。
至于末等神靈大多是野妖封神,也記載于監天司和神樂觀神冊之中,也有招安的意思,數量最多,收拾城中花燈紅綾的活計也都是這些末等神靈所做的差事。
等到五更天的夔鼓敲響時,玉京城已經如往日一般。
秦淮運河上的龍船和官道上的兵卒都被調往了各部,論功行賞還要耽擱些許時日。
各個神靈祠廟的靈祝也回了廟中繼續打點,僅有那手持劍符的靈官還不曾回神樂觀和監天司復命。
玉京內城,狀元樓云橋上。
五更天的光景分外冷清,云橋上矗立著一身著絳袍的人影。
絳袍男人雙手都攏在袖中,氣息內斂,緊緊盯著玉京城外那五百名劍符靈官的去向。
在他的身后還站著一身形盡數匿于破舊皂衣中的人。
披著兜帽的皂衣開口時,聲音沙啞有如瓷器豁口打磨一般。
“玉京城靈官不回神樂觀復命,卻向南北二正門去了,這是在布防啊。”
誠如皂衣人所言,那些手持劍符的靈官將整座玉京城圍定,以神壇為陣眼,在玉京四座城門前布下防陣。
絳袍男人微微頷首,低垂的夜幕下看不清他臉上神情,只聽其說道:“監天司已經察覺了有妖魔滲透玉京神道,這里待不了多久,只是神樂觀官員出行皆有靈官相隨,難以下手,可恨那日在遇普坊撞見的左道之徒。”
所謂左道之徒則是指李夜清,明明穿著身玉衣衛的青虺繡服,卻驅使著許多妖魔,這在山上正統修行者的眼中自然是不入流的左道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