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后山
棲霞寺中。
李夜清離開寺廟書閣后,不覺已是未時正,鐘樓中的僧人在敲過鐘后都去了大殿內誦念經書。
此時棲霞寺上的天色隱晦,有如一面水墨銅鏡般,遠處晦暗的云霧屯集,好似清水中點入了一滴淡墨。
天邊的小雨淅淅瀝瀝,可寺中卻貼有防雨的符箓,可盡管如此,在寺廟內也見不到什么香客的身影了,一時間整座棲霞寺都變得格外冷清,只有平緩的梵音與細微的雨聲交織一處。
攏了攏身上的氅衣后,李夜清沿著青磚寺道走過大悲壇,一路上途徑鼓樓,天王殿和四季堂都不曾見到一個人,就連精怪們都不知道去了何處。
在寺中獨自繞了半晌,先去放生池里喂了紅白二色的鯉魚,而后觀摩了許久長廊中各派丹青名家所作的壁畫,可還是實在覺得煩悶,李夜清便回了廂房中,點起一爐醒神的檀香,閉幕修行起浮玉山的法門。
這些時日都將精力用于了習武練拳,以至于懈怠了修行,可今日李夜清運行起法門時,卻發覺周遭靈氣游走全身時變得更加順暢,就連氣府都好似拓寬了許多,應當是習武時淬煉全身筋骨起到的成效。
因為那爐醒神所用的檀香,李夜清不覺間就沉浸于修行周天中,這樣的狀態在道門叫冥想,佛門則稱作禪定。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那鐫刻經文的爐中檀香已然盡數燃燒殆盡,堆了小山似的香灰。
一聲啼鳴在廂房的檀木窗外響起。
李夜清聞聲睜開微斂的雙目,只覺今日修行受益許多,雖然他所修的長生橋法門需用八精打造溝通天地的橋梁來籍此入知境,可在每日修行中所積累的靈氣愈多,時日經久后未必輸于尋常的知境。
當時在浮玉山中并不缺八種精物,只是修行需要見天地,見眾生,這樣歷練后所修入的知境遠比當藥罐子走得遠,這也是李夜清時至今日仍未入知境的原因。
李夜清看向身旁僅剩香灰的小爐,喃喃自語道。
“還缺水精,風精,山精和澤精這四種精物便能入知境了?!?br/>
而這時,他才注意到了檀木窗外的動靜,起身穿靴后去看時,卻發現是玉衡立在窗檐上。
李夜清上前推開窗,看見外面天色漸暗,夜幕將垂,可遠處這冬雨還是不曾止住,連月光都被墨色的濃云所遮蔽了。
玉衡飛進廂房中,抖了抖羽翼上所沾染的雨水后說道。
“李君,你怎么修行了這么久,我都在這等好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