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認可
李鎮和蘇清淵,一位當今圣人,一個是未曾入學上庸學宮的考生,身份本是云泥之別,現在卻同坐一案,共同商討有關邊疆治理之策。
兩人足足談論了近一個時辰,而蘇清淵也從最初面對上座時的忐忑,隨著言談至關鍵變得慷慨激昂起來。
“如此,朝廷主持開放北疆互市,就能夠大大減少邊關的隱患,這便是晚生所寫之策。”
蘇清淵言罷,胸脯還因為激動有些上下起伏。
他剛準備去摸一塊板栗酥吃下,卻發現僅剩的兩塊板栗酥都被專心聽他談論的李鎮給吃了。
李鎮看著手中的半塊板栗酥,有些尷尬的一笑,繼而開口問道。
“其實邊關開放互市之舉,幾年前朝廷也曾嘗試過,但都無疾而終,邊關外的牧民們,他們想要買鐵,我們不賣,我們想要買馬,他們也不賣,一來二去只能用牛羊毛皮來置換些藥品糧食,這種蠅頭小利又哪里值得朝廷如此花大功夫呢。”
聞言,蘇清淵卻是搖了搖頭,拱手回答道。
“大人,邊疆之患自古有之,其根本不在邊關將士多寡或刀兵火器之銳利,而是在人心不夠凝聚,以邊關將士的性命為抵御外敵的長城,遠不如以天下人心之凝聚為長城,牧民們是不愿打仗的,只要邊關互市管理公允,由朝廷主持,能夠減少多少劫掠,只要貿易得當,北荒草原的牧民和我大玄邊關百姓都能夠富足,晚生敢夸下海口,就算草原四部的可汗們都聯合入侵大玄,他們的騎兵也是不會跟隨的,只要互市開辦,即可勝百萬大軍!”
李鎮被蘇清淵的一番言論給驚詫住了,他沒有想到,這樣的話竟然能夠從蘇清淵這樣一個年方及冠的考生口中說出。
而李觀棋也有些驚異,他當時雖然看過蘇清淵的這篇互市策論,可現在當面聽到蘇清淵的這一番豪言壯語后,他才發現,這個青年的心胸之中絕不僅僅是文墨詩詞,而是裝著整個大玄天下。
“好啊,以邊關將士的性命為長城,遠不如以天下人心凝聚為長城,這番話我記下了。”
言罷,李鎮站起身來,他拍去了掌心的碎屑,微微笑道。
“蘇小友,多謝你的這篇邊關策論,當然,也多謝你的板栗酥,今日就此別過,祝你考運昌盛,前程錦繡,他日有緣再見。”
見這位封疆大吏即將離去,蘇清淵也是連忙拱手道。
“晚生送大人。”
但李鎮卻擺了擺手,笑著回道。
“不必了,你安心溫習吧,我和觀棋先生自去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