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道場
“師叔,眼下已經得罪了太孫殿下,那可怎么辦。”
但是張敬伯卻擺了擺手,寬慰道。
“殿下只是略有慍色,這才拂袖離去,并不會因為你一兩句就將事情鬧大,大玄國確實是人道獨尊,但是我們神道也并非離開了他們廟堂就活不下去,反而是大玄還有許多地方用得到神道,因此你也不必擔心。”
這番話才讓周玄禮懸著的心落了下來。
“那張師叔今日上山之事?”
聞言,張敬伯回道。
“殿下不喜神道,那是由于朝野廟堂的緣故,庸都城局勢紛繁復雜,有一份助力是一份,神道之事我還是要盡我所能,殿下今日能夠與我一同前來希夷山,便也是默認了,就這樣,時間緊迫,多說無益,你先替我準備上山之事,以后等庸都城戰役結束后,再相聚吧。”
“是,弟子這就去準備。”
……………
周玄禮匆匆離開了八角古亭后,張敬伯也起了身,他將手中的茶盞一飲而盡,隨后走進了道宮里。
曾幾何時,他也在這外院里劈柴挑水,誦讀神道學書,當年的自己外院還不似這般巍峨雄偉,只是簡單的兩個院落,說是破敗也不為過。
但是后來,有許多信奉神道的香主出資捐給希夷山,山上道宮不收,就只能將錢都砸在了這外院,只是數年光景,這外院就好似平地落下了一座巍峨道觀。
感慨完以前的事情,張敬伯途徑偏堂,堂中有十多位剛上山的孩童做道士打扮,正在搖頭晃腦的讀著經文。
看著這些孩童,張敬伯也不禁莞爾。
只不過希夷山每五年也才只收一名弟子,這些孩童最終也只有一人能夠上山,若是資質不行,怕是連一人都不會進入希夷山中。
但如今的山下道宮已經是這般規格,他們日后就算不下山去謀求一條生路,待在山上也餓不死,說到底希夷山還是不缺有錢的香主。
在窗外駐足了片刻,張敬伯走向了正堂,只是他剛來到正堂門口,就碰到了手拿疏文和檀香,準備出門的周玄禮。
周玄禮看見張敬伯,不由得一愣道。